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文章内容页

(生活随笔)挖藕

  • 作者:张国营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14 00:25:11
  • 阅读0
  •   看到题目,很多人会猜测,是不是把藕池里的水放掉采挖深埋在泥淖中的莲藕?不是的,没有那么容易。

      上世纪60年代,村庄都还是原始状态的,低矮的破草房稀稀落落,那真叫自然村。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坑塘也是原始状态的,仨尖葫芦头,没有谁填坑造地,也没有谁改造它,使它成为像现在的鱼塘。我们第一生产队位于村东头,东西中心路南侧的大坑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它的北面和东西两面被破旧的民房围拢,南面是空旷的打麦场(后来也住上了人)。坑塘虽然很不规则,但大体还是正方形的,只是东南角向外摆了摆头。有坑就有水,常年都不会干涸并且不被污染,四季常清。前年不知谁“引进”了两株藕秧子,坑塘里随即便蓬蓬勃勃起来,荷叶迅速扩展蔓延,荷箭亭亭玉立,莲蓬青翠欲滴。到了深秋,荷箭干瘪了,荷叶枯萎了,人们自然会想象到那水底的好东西。当时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时代,甚至还有饿肚子的可能,额外的收获当然很有诱惑力,况且那白白亮亮的东西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若能据为己有一下子就把生活点亮了。谁不垂涎三尺啊。

      可是坑里的水很深,又是很凉的,怎么办?世上就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勇敢者,凭着年轻气盛,穿上深靿胶鞋,物色近岸一处荷箭比较稠密的地方,用铁锹筑起一道弧形的水堰,然后撅起屁股用脸盆攉(倾倒)干围堰中的水,自己好像站在一个小小的四面封堵的城堡内。这时的城堡内除了一些莲藕的根须什么也没有,年轻人知道,这只是开始,只是建立根据地,希望还在后头呢!他不会懈怠,铆足劲向外翻围堰,加高加固,扩大领地。如有进水,还用脸盆攉干,然后往下挖,往外掏。如果还看不到目标就继续扩展。希望总会垂青努力者,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大,目标终于出现了,像个拳头那么大,还拖个长长的尾巴,虽然很不景气,总算现出端倪了。年轻人顿时干劲倍增,洗掉战利品的泥水向岸上的人显摆一下,继续扩大领地,继续撅起屁股攉水,继续向下挖向外掏。呵,发现大家伙儿了!急忙加固水堰,再顺着目标挖,掏。额上的汗珠子快流到眼里了,用小臂抹一下,立即留下重重的污痕,好像舞台上的大花脸一样,引起岸上的人一阵哄笑。年轻人全不在意这些,弯下腰继续鼓捣。刚过不久,只见他卯住劲儿往后一薅,打个趔趄,差点儿闪倒,双手像抓了一条大鲤鱼一样得意地微笑。岸上的人一下子伸长了脖子,身体向前倾,眸子睁得滚圆。那是一连串白白净净的东西,整整4节,泥水也掩盖不了它的白,它的嫩,简直把人羡慕死了。

      正看他呢,接二连三又赶来几个年轻人穿着胶鞋,拿着家伙,寻找有利地形下水开始同样的操作,也获得或多或少的战利品。我当时也禁不住诱惑,试图效法,但想想自己还是个孩子,也没有深靿胶鞋,只好作罢。

      坑塘里这时可热闹了,下水的人一拨又一拨,筑成的水中城堡一个挨一个,不时有人炫耀自己的战利品。岸上的看客也越来越多,简直像观看比赛一样。

      再好的戏也有落幕的时候,额外的收获是有限制的。因为水堰不可能一直向外扩展,水堰外的水越来越深,水压越来越大,小小的城堡终究招架不住坑中大水的围攻,势单力薄的水堰刚有垮塌的端倪,参战者便收拾家伙仓皇撤出,稍微愣怔一点儿就会陷入险境。

      撤出阵地的参战者有的携着一两连,有的拿着几小节,最多没有超过三连的,笑嘻嘻地回家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去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生活随笔)挖藕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qushi/23811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冬冬冬冬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30
      • 获得积分:559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