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姑娘的青云志,不是当宝二奶奶
柳絮词里,宝钗的词,顶是大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别人的柳絮,都是多愁,只有她是大气的,人家东风卷得均匀,这好吗,好风凭借力,人家是上青云,不过,她特别明白,柳絮这样的事物,自己飞不上青云,只能借力呀,得是好风呀,可是到了青云如何?
那不是白云,如何呆得住呀,不过对于宝姑娘来说,上去就成了,上去之后如何,她不做此想,她这个人,是薛家精心培养的后妃人选,人家是奔了选秀,薛家一直嚷嚷选秀,这可是薛家北上的理由之一,特别的高大上的。给人无限的猜想,不过这个选秀的事,后来没了下文,更像是一个人设,薛家的大姑娘,是要选秀的,能不能选上,是一回事,要不要选,是一回事。
1、宝姑娘的素质
那肯定是够了,首先颜值在线,模样没的提,那肯定是牡丹花,连宝玉看两眼,都成了黛玉嘲笑的呆雁,宝玉是见过美女,还见过锦香院的云儿,宝玉有审美,他看呆了,就知道这位宝姐姐,是美女。
不只是美,而且多才,连绘画都懂,比专家还厉害,而且懂医理,劝黛玉吃燕窝养胃口,这就是人家的素质,可也能知道当年薛家如何请了名师培养,这可是比养个状元还费事。
2、宝姑娘的青云志,不是当宝二奶奶
所以后来我们看见的金玉之缘,薛家一家子呆在荣国府,奔了金玉之说,那完全是退而其次,对于一个老牌的国公府来说,那不是青云,不过薛家羡慕的是人家上青云的贾元春,这可是厉害,宝钗对宝玉感叹,那个穿皇袍子才是你姐姐,我是什么呀,那是羡慕呀,有些酸溜溜的呀。
宝二奶奶的天地,不过是一个人员复杂的大集团公司,老资格的员工太多,老关系太多,这样的地方,顶大天就是凤姐,而且凤姐还有娘家的背景加持,薛宝钗没有,而且,那个天地小了些,能让薛氏家庭沾多大光呀,很可能经济上还不如薛家,没办法,青云志是进宫,当元春那样的后妃,可惜,没有薛公的薛家,根本撑不起一个后妃之家。
江南甄家为什么看不起贾府
表面上看两家是老亲,关系往来极其密切,要知道省亲大工程要到江南买戏子组建戏曲公司的时候,贾蔷提了一句,不用从京里带费用,甄家是收了府里五万两银子,这就奇怪了,两家不可能还互相借钱,那家子可是有钱的,不可能和贾府借钱,只有一个可能,是他们联合做生意的,当然,这生意肯定不是常规的生意,反正荣国府的五万两银子,随随便便放在对方手里,可知道这关系相当的瓷实了,也就是说,不只是老亲,还是利益共同体,有些方面,银钱是互通,恐怕互通的不只是银钱。
1、江南甄家的正面出场
还是仆人正面出场,和贾母聊起了人也有一个宝玉,好似和宝玉双生一样,这时候宝二爷才知道,还有个宝玉,和他一样的性情,一样的喜欢美女姐妹,不喜欢上学读书,而且这位可有个教师是贾雨村,那是林黛玉的启蒙教师,所以说,这可不是随便一写,肯定是有谓而来。
而且这里面贾母反复提到了自己的孙子宝玉,还叫到面前,和人家见面。这几个女人,虽然不是主子,可是那身份,能扔出来上京的代表,估计是周瑞家的或者赖嬷嬷那类人物,在主子跟前能说上话,或者能出主意的,贾母才会特别隆重接待,不只是打发李纨等人应酬,是贾母亲自应酬。
2、江南甄家为什么看不起贾府
然后呢,后面有一句特别不写之写,是王夫人带了宝玉过去应酬,而后人家请看戏,反正特别奇怪的是然后,人家不辞行回江南了,为什么说人家没看起贾府,因为,王夫人也好贾母也好,在人家面前反复端出来的是宝玉,而且人家是太太带了三姑娘上京,王夫人要过去拜访,不应该带了自己家的姑娘吗,为什么带了个小伙子过去,而且是要说亲的小伙子,不得不说,这时候,贾府是有求娶人家府上三姑娘的可能。
江南甄家的态度,就是表现了出来,他们不同意,才会不辞行走了,人家没接这个绣球,为什么,没看起贾府,只有一个可能,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肯定是知道宫里的情形,元春并不得宠,贾府的实力并不如何,所以才不愿意了,她们从宫里得了消息,才会不考虑荣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