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清晨的寒风在雨雾中穿梭。刺骨的冰冷像针扎手。乌云密布的天空似被墨汁浸染,大地笼罩在一片墨色中。
此刻,“冰火两重天”。在团风县淋山河镇滚子河福利院雨棚内,一堆堆篝火暖意融融。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弘扬传统文化的“义子”和“父母”一起在“家”过年。那浓浓的暖意温暖如煦,盈满心间。
这里温情脉脉,年味正酣。有团聚的欢笑,让老人温暖如初。烟火的温情,似爱的暖阳。年味似岁月沉淀的香,点燃大爱的缕缕馨香。
一大早,满载爱心年货的面包车戛然而止,带头义工宋华元一行给老人们拜年。并忙着在院子棚内摆放了椅凳,50多名孤寡、残疾老人被请为座上宾,义工团队的“神剪”、足疗师、按摩师、依次闪亮登场,各显“绝活”。为老人理发,修脚、剪脚、手指甲,做足疗、接摩。老人们乐得像孩童儿。品尝着过年的糖果,嗑着香脆的瓜子。笑容挂在脸上,幸福甜在心坎。刘老爹,在付河水库边长大,年壮时,是个老“田把式”。晚年,一身风湿病,湿气重,一遇阴雨天,浑身喊疼。义工宋华元将装有温水的木桶内,放入陈年的艾叶,老人双脚放在桶内像枯枝一样蜷缩,脚趾干瘪,青筋暴起。仿佛是岁月刻下的裂痕。宋华元内心一阵酸涩,心想,老人一生苦呦!要关爱他(她)们啊!他心生怜悯,泪水在眼眶打转。不停地为老人推拿脚背。闻着艾叶的芳香,体验艾草泡脚,艾炙的熏疗。老人睛睛也湿润了,像遇到了“名医”,一个劲地夸道,舒坦呦!好舒坦呦!你们啦,比自已亲人还亲嘞!你老么客气,我给些艾条你照着穴位自已炙,我会常来帮你做艾灸。湿气排了,身子骨有劲了。宋华元亲和地说。刘老爹频频点头,眼睛笑得像两颗闪亮的“星星”。
义工们爱心如潮,给老人们披上了红彤彤的围巾,老人们像吃了蜜饯似的,脸上的皱纹都带着笑意。内心乐开了怀。
这时,老人们眼前一亮,义工们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让人心里来劲儿的湖北大鼓“咚咚”地敲了起来。
新年好,新年到!
湖北大鼓来签到。
金舞银蛇添瑞彩,
福满人间喜盈盈。
旧岁已展千重锦,
新年更上一层楼。
台下老人乐翻了天,一个劲地鼓掌喝彩,高兴得像中了头彩。刚剪了发的童婆婆和歇会的义工宋华元,换上租用的古装和道具。临时搭档唱了一首黄梅戏《天仙配》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这对“老夫老妻”,演得惟妙惟肖,憨厚的“董永”四合步行走豪迈奔放,激情四溢。美丽的“七仙女”衣袂飘飘,轻盈翩翩。两人唱腔悠扬悦耳。“堪比马兰”。台下老人们看得入了迷,不断嚷着,来一个,再来一个。此时,快板、笛子演奏、舞蹈、合唱,轮番上场。老人们与义工互动演出,歌舞声不绝于耳,表演节目像“过山车”,一波更比一波精彩。
春节美食是年味的“重头戏”。灶台上蓝色火苗在锅底欢快地跳跃,发出“滋滋”地响声,家乡特产如溢流河鱼面煨鸡汤,谢河辣椒炒黄牛肉,方高坪马蹄炒西芹等佳肴。在锅中缠绵翻滚,那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刘老爹笑眯眯地探着头说:好多年没闻到炒的菜这么香呦!掌瓢义工王师傅抖着铁锅说:今天大过年,菜丰盛,你老中午多喝两盅,好啊!刘老爹应了声,高兴得心花怒放。
午时,餐厅摆满6桌筵席,好似“满汉全席”。老人们在义工搀扶下坐上上座。随着红红火火的“万字头”,全红鞭炮“噼里啪啦”响起。义工们为老人斟上地产的老米酒。用勺子给老人碗中舀满鸡汤。顿时,香气四溢,醉人心脾。在一轮轮杯觥交错的礼敬中,义工宋华元为老人敬酒,他动情地说:各位长辈,今天大过年,祝您们长命百岁,越老越仙健,日后我们这些义工就是您们的的儿女……感人至深的一席话,老人们蹒跚地站起身来,拭了下激动的泪水。报以热烈的掌声,那感叹声、起伏的掌声,交织成一片,经久不息。
浓浓的年味在欢笑声语中弥漫。老人们兜里揣着义子们派发的爱心红包。个个喜上眉梢,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