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穗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争奇斗艳,许多可以食用的树芽也冒出了尖尖角。
随着天气回暖、逐步升高,乡下人也从拔白蒿苗(茵陈)到挖小豆荚根、丁刚苗(蒲公英)、野小蒜、面条菜、刺叶菜,又转战到了树上,钩榆钱,采摘构树穗、杨桃叶、枸杞叶、木兰芽、香椿芽……总之,野菜在春天总是要挨个儿尝一遍的,不然,心里总觉得少点啥。
前两天,和朋友爬山,采摘来一大袋子构树穗,大山里的,很干净,很新鲜,足有三四斤重。媳妇说,孩子她奶奶在世的时候常变着法儿做这些,很好吃,这么多年了,也没人摘,再没尝过粉蒸构树穗儿。她问我,会做不?我说,娘会做的我都会。
把构树穗择去蒂和叶子,一个个像墨绿色的蚕蛹似的,可爱极了。清水淘洗几遍后,把它们浸泡在淡盐水里杀菌消毒。大约浸泡一两个小时,再淘洗几遍,然后焯水,控出多余的水分。原材料处理好之后,按1:2的分量撒上玉米面和白面,簸动构树穗,让二合面粉充分吸附在每一粒构树穗上。裹了面粉的构树穗儿宛若白白胖胖的小蚕蛹,里面则是鲜翠嫩绿的,蕴含着浓浓的春意。如此,便可上笼蒸了。
蒸熟后的构树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细腻光滑,略微有点甜味儿,即使不放任何佐料,大人小孩都能大快朵颐地吃上几口。六七十代闹饥荒,构树穗就是春天青黄不接时的救命稻草,即使不拌面粉,同样能充饥。充饥不讲味道,只要吃不出毛病、能填饱肚子就行。现在好了,有蒜汁凉拌的,有用鸡蛋炒的,还有香酥油炸的,味道都好极了。
看似乡下人为一口野菜在穷折腾,没有啥科学依据,就是为了换换口味尝尝鲜,也或是忆苦思甜,但如果你要深入去研究,这里面还真有大学问。它绝对是一种好东西,“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这构树穗儿还真是一样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宝。构树穗有七大功效,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炎止痛、保护肝脏、补肾强筋、利尿消肿和润肠通便。构树穗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对抗细菌和病毒,尤其在感冒发热时非常有效。它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促进多余水分的排出,缓解水肿和关节酸痛。对于风湿病等炎症性疾病,构树穗的天然抗炎成分则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构树穗可以降低转氨酶,保护肝脏,曾有“解毒工厂”的美誉。对于肾阳亏虚和腰膝酸软等问题,构树穗有助于改善。它不仅可以利尿消肿,还润肠通便,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促进肠道健康。构树的这些功效常用于传统食疗或辅助调理。它富含的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可帮助缓解炎症、促进代谢……
现在,原始的食材在当下生活中越来越少。日子富裕起来之后,人们总想回到曾经的时光去体验一下,记忆中的那一口野菜,一把榆钱,几颗毛构桃。在品味这些野菜和果实中,沉浸式体验那段让人沉醉,却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一代一代的人老了,中草药不会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老,构树穗儿和它的吃法却一直都很年轻。每逢暮春,构树穗儿都朝气蓬勃,生生不息,新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