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樱落禅音鸡鸣寺

  • 作者:王国成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4-07 07:47:11
  • 阅读0
  •   退休后,我每年春天都要去鸡鸣寺观赏樱桃。

      吃罢早餐,裹着薄雾,抵达鸡鸣寺。古寺的朱红门扉,尚掩于晨霭之中。门前那株老樱花树,斜倚墙垣,零星的花苞,缀满枝头。在微寒的风中轻颤,仿佛是佛前低语的香客,虔诚而静谧。

      鸡鸣寺,始建于南朝,千年梵音,浸润着金陵城的晨昏。传说梁武帝曾于此听经,山门前的石阶上,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古都的沧桑。而今,古刹以樱花闻名,春日里,佛塔与樱花相映,禅意与绚烂共生。寺内僧人的早课声隐约传来,木鱼声与檐角风铃的叮咚交织,恍若时光在此处凝固,唯有樱瓣,随风飘落,在青石板上织就一条粉白色的绒毯。

      日头渐高,游人如织。鸡鸣寺路的樱花大道,已化作一片流动的粉海。枝头繁花似雪,树下人头攒动,举着自拍杆的少女。搀扶老人的夫妇,追逐嬉闹的孩童,与扛着三脚架的摄影师,摩肩接踵。樱花树下,空气里都弥漫着喧闹的甜香。

      我随人流,缓缓前行。抬头望去,樱花枝桠交错如穹顶,阳光从花隙间漏下,在游人的发梢、肩头,洒下斑驳的光影。有人踮脚,轻嗅花瓣;有人俯身,拾花瓣放掌心。更多的人,举着手机,试图将这份美,定格成永恒。

      为避人潮,我登上毗邻的城墙。青灰色的砖石蜿蜒如龙,脚下是绵延的樱花大道,远处玄武湖碧波荡漾,湖心樱洲若隐若现。从高处俯瞰,鸡鸣寺路的樱花,竟似一条粉色的绸带,一端系着古刹的飞檐,一端飘向玄武门的城楼。古与今,自然与人文,在此交融,恰似一幅未干的水墨长卷。

      城墙上,偶有老者,支起画板写生。一位银发的她告诉我,每年春天,都来此作画,“樱花七日,一期一会。画得再像,也不及亲眼见它开落。”言语间,一片花瓣落在她的调色盘上,与未干的靛蓝颜料洇染成淡紫,竟似一幅天然的小品。

      中午时分,我去吃斋饭。穿过药师佛塔,豁然开朗,素菜馆的落地窗,将紫峰大厦与寺庙飞檐框入同一画面,现代与传统,形成奇妙对话。木桌布上莲花形筷枕,细节暗藏佛缘。点只素烧鹅,浇上汁儿,鲜味清爽可口。

      下午再登城墙,我有军人优待证,进出自如。在历史感厚重的城墙上,品味着过往的人生,觉得自己渺小似尘埃,半个世纪了,飘忽在异乡,在此觅一份清寂。

      暮色降临,人潮渐散,我出得鸡鸣寺。路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漫过樱花,白日里娇嫩的粉白竟镀上一层金边。夜樱不同于白日的喧闹,更像一场无声的独舞。花瓣在光影中舒展,投下婆娑的暗影,连古寺的轮廓也柔和起来,恍若褪去袈裟的僧人,展露出温柔的凡胎。

      忽见一对老夫妇携手漫步,老太太指着一枝花絮语:“你看,这枝花像不像咱们结婚时礼堂那束?”老爷子不语,只将她的手握得更紧。或许樱花最懂人间情事,盛开时轰轰烈烈,凋零时亦不悲切,只将余韵化作来年的期许。

      鸡鸣寺的樱花,年复一年,看尽人间悲欢,却始终静默如谜。或许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无常,美在凋零中永恒,人在聚散中圆满。而你我何其有幸,曾与这一季的绚烂,共享过同一片天空的呼吸。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樱落禅音鸡鸣寺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nqing/23997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