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暮雨萧萧接龙桥

  • 作者:蔡树斌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4-07 07:50:11
  • 阅读0
  •   逮着个空闲,跟着导航指引,在老城中一番兜兜转转之后,我终于见到接龙桥。此时正暮色欲染,冷雨萧萧,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所言“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竟也契合此境。

      其实,对于这座老桥,我是慕名而来的。古城洪阳的桥有很多,但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百里桥、太平桥和这座接龙桥了。据资料记载:"接龙桥,在北门外,明知县姜自馨建,盖接地脉也。"具体来说,洪阳老城的龙气从啼鸡岭接来,经由鸣岗村永春寨再入北郊,后接入老城内,先贤便于龙气入城之处的小溪上建此“接龙桥”。可见,这座接龙桥除了具有交通的功能之外,还有为城池接引灵气、连接地脉的特殊功用。据说,时至今天,“接龙桥”桥头之雄鸡,仍是整个老城清晨第一声鸡啼之地。如此神奇之桥,使我这种好事者,早有一睹其真容之心。我曾多次想象着初见接龙桥的情景:在风和日丽之时,站在石桥上,漫赏桥边树木葱茏,岸畔的斑驳旧墙连绵伸展,墙脚下绿草如茵,而桥下的溪水至此为石墩所挡,激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小石桥身影,该是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江南水乡之意韵的画面。

      想象总是美好的,然而现实中,却是于春寒料峭之时,我如此狼狈不堪地在冷雨中立于桥边!

      细雨纷纷扬扬地洒落在那座古老的石桥上,桥身由大块的石板铺就而成,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石板之间的缝隙里偶尔还生长着几株顽强的青苔,在冷雨的滋润下,泛着淡淡的幽绿。暮色苍茫中,石桥静静地卧在小溪之上,厚重的石墩稳稳地扎在水中,雨水顺着石板的坡度缓缓流下,在桥的边缘汇聚成小股的水流,然后滴答滴答地落入桥下的溪流中,一些细小的沙石在水流的动下,沿着石板的纹理移动着。我俯下身子,想再搜寻一些细节,却意外发现在一节残损的石柱下,一只小蜗牛在寒雨缓缓爬行。它背负着那笨重的小房子,身体紧紧贴在湿漉漉的石板上,触角时不时地摆动着,似乎没有退缩之意,难道它是懂得了“既然选择了顶端,便只顾风雨兼程”之意?于雨雾朦胧之中,桥头的大树枝繁叶茂、低垂遮盖,树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时不时地滴落到地上或者桥面上,更增添了一份幽深凄寒之感。走至桥上,侧耳细听,桥下溪水流动的声音与沙沙雨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轻柔而又略带忧伤的乐曲。

      暮色已浓重,兀自立于桥上,我忽而体会到了柳宗元在小石潭边那种“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心境了。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或许是人类最孤独的宿命,但不相通,并非说不会相似。人生总会有遗憾,像付出之后的空落,孜孜以求之后失败;又像记忆里的少年,青春时的爱恋,总是爱而不得,情深缘浅……情感总会在不经意遇上的场景中瞬间决堤,难以自抑。

      也罢了,相见不如想念,我还是就此与这座石桥道别吧。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暮雨萧萧接龙桥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ejingsanwen/23998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