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读书感悟
文章内容页

散文尚美

  • 作者:周振华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24 18:24:50
  • 阅读0
  •   散文一词,始于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二位先贤倡导古朴的散体文章,之后古文就成了古代散文的代称,这已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

      中国汉字天生带着美的基因。书法艺术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之说。散文艺术自然也具有它的审美取向,那就是“文尚美”。作家孙犁曾有过精辟的阐述:“小说家里可以出现职业作家,虚构、编故事,可以不断写。而散文则无法多写,因它与个性体验和阅历有关,不能虚构,必须写真实的生活。经历未必有价值,从经历中体验到的独特感悟才有价值。”散文的美不过真实。

      散文美的特质即随和与包容,真情与实感。它的门槛不高,广结众生,于是,很多人着迷散文。涉足后方知进深开阔,需下一番功夫,方得始终。然而,还是有大批坚守者,不负散文。从阅读做起,读着读着,便开始拿起笔写散文,加入了散文创作队伍。

      “散文”,意韵相融。当融入无拘无束的散文世界后,就会颇有感觉。自然、美妙、优雅、浪漫。散文,注定是美文的坯子。它的创作者透着儒雅的气质,真诚的个性,一派情深深的样子。

      散文强调的是追求文辞大美。其句式清新丽质,生动活泼,富于弹性,行如流水。其语言情真意切,语势柔畅,铺垫自然,娓娓道来。其文思立意独特,文采浓郁,格调明朗,简洁质感。写情、写景、写意,写物,笔墨饱满,立体丰盈,张力俊郎,方圆兼容,总之,散文尚美。

      有人说散文是一种“情种”艺术,亦有“情文”之说。我比较能够接受的同意这样的称谓。散文之美美在情感,意境美是散文美的灵魂,而意境要靠散文的语言美而烘托。美的散文需要华美的词句和浓烈的感情色彩,需要简洁凝练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具体表现为生动形象、活泼新鲜之美;朴素风趣、潇洒自然之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之美;风格独特、个性独到之美;明白如话、清风拂面之美。

      散文不是写出来的,是靠多年的文功生成的。是从作家的内心世界自然流淌出来的。心田被播撒了美的种子,美自然会长出来,挡也挡不住。作家所具有的散文艺术是其调动生命之全部精华所孕育的心肝宝贝,写作的手不过是起了自我“接生”的作用。

      创作中,常有惊喜发生。灵感来了之后,好东西一古脑就全跑了出来。其实这是到了,到了是处,才有的,才展现给你的。当深深的一镐下去,你才发现刨出来的是一串大大小小的金豆子。如果这一镐没下去,那缘份就没了。可见创作实践与勤奋何等重要,不坚守会大失,反而会大得。创作中出现的好词好言好语,好句子好段落,都是坚守的回报。差那一镐就不行!文学创作就得不停地挖掘、开釆,这样宝藏才源源不断地向你输送,保你富有。停了,打住了,那些宝贝还是被掩埋着,不见天日,这就叫功亏一篑。

      散文在于它的含量。在有限的篇幅内能够提供给读者的信息量越大,教化作用越强,读者反响面越广,叫好的人越多,才有可能留存于世,成为经典。这样的作品首先要体现文学特征、哲学特征,美学特征。其次要具有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情感含量。第三要具有可读性、科学性、逻辑性。第四要立意新颖,结构上乘,语式独出。第五要真切、静雅、纯粹。第六要高尚、尊贵、圣洁。最终让作品内在的美感染人的灵魂。

      一篇好的散文需要多管齐下。关于书法,我曾提出过“九挂马车”论,我想散文也同样适用。这样作品才结实,才抗摔打,才经得起文学的拷问。即:一挂:天赋、心智、灵性;二挂:苦难、坎坷、血泪;三挂:学问、学养、学识;四挂:虔诚、敬畏、挚爱;五挂:经历、阅历、心历;六挂:发奋、毅力、久恒;七挂:感恩、慈悲、善良;八挂;细腻、温情、柔软;九挂:传统、时代、个性。这“九挂”似乎缺了哪一挂,都无法实现一篇好作品的诉求。

      写美,首先人美,作者美。作家除了内在美,还要建立与之相接应的外在美。实现内外融合。要用眼去观察美、捕捉美、发现美;用脑去思考美、提炼美、概括美;用心去体味美、酝酿美、塑造美;用手去描摹美、刻画美、展现美。

      文学体裁其受众面最广泛的写作应该就是散文了。大国散文创作量之高之丰,盛况空前。特别是智能手机的资助,使散文艺术在当今中国绚丽多彩,锦上添花。

      和文友聊天,时常涉及这样一个话题,就是对自己先前的作品统统不满意,鲜有十全十美之作。像流行语常说的那种“出手即贬值”,不管你事前如何推敲,怎么打磨,也总留有遗憾。其实这是好现象,要辩证看。这种情况说明你在日益进步,不停地在往高处走,在辞旧迎新,在不断扬弃自己。你的创作潜力尚处于可持续开发期,这对日后创作没什么不好!

      此非个别现象,每一位散文作家好像都有这样的感触。对自己写过的东西无论如何是不满意的。不管是刚刚成稿的,还是已经寄出的,或是发表的。一律不满意。到底哪儿不满意,起初还很具体,如某词用的不漂亮不给力,某句子不精彩不生动。待时间久了,索性通篇否之,一无是处,看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如果非要说有些作品还算可以,那也是相对的,勉强的,短暂的。而不满意是绝对的,斩钉的,明确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一位作家不是完美主义者,他们似乎是世界上对人对事对自己都是最苛刻的人。为此他们和自己的文章拔河较劲,为了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常常没完没了的在那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常从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开始审视,一篇篇回望,总觉得写作生涯伴随着太多的稚嫩,太多的不如意,不满意,抱怨自己的作品里怎么会留下那么多瑕疵和遗憾。

      文学的确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种精神现象,审美是文学的一种最重要属性。所以每一位作家都是完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席勒补充:“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作家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其作品的审美而实现的,难怪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总都是“不依不饶”“吹毛求疵”“百般挑剔”。

      散文是典型的审美意识形态。美文的本质,就是文的内在美,从审美意识形态审视,不但语言美,思想也要美。文美、意美、神美、句式美、结构美、风格美。美文与美之外的一切无关,唯美至上。

      把文写美,是每个作家的最终诉求。所从事的行当就是写出好文字,创出好作品,为人们尽可多的提供唯美的精神食粮。文美意味着创作达到成熟期,是作家的天职。

      美,当然是完美的,无瑕的,无可挑剔的,是经得住推敲的。美来自知识,来自学养,来自学识,来自方方面面的辛勤实践。想获得更多,就需要作家不断的提升自我,丰富自我,武装自我,写出好作品。

      作家对自己的作品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丰富,文学气象与聪明才智日趋提高,会在创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不足,这样一次次的不满意成为你创作道路上一个个新的起点,从而促使你的创作达到你人生的最高水准及境界。

      优秀的散文家就是有足够的想象力。想象不是虚构,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为下一步写实拓展腾出空间,以增加作品的含量和容量。要保持长期开发的态势,设法积累和储备。如何获得,要在更大的空间乃至是无限的空间去展开想象。把自己发射出去,对美展开无尽的想象,一轮一轮的想象,想着想着轮廓就渐渐清晰了,慢慢就形成了你要用的材料即素材。这也是创作的一种挖掘,想象的过程就是挖掘的过程,想象美的过程就是捕捉美的过程。

      散文要富有弹性,要紧绷,要有画面感,有情境。于是,散文创作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散文的生动、鲜亮、新颖,体现作品十足的生命力、增加其美感、可读性,就必须放飞想象,最大限度地把创作追加到应有的厚度。不然作品就缺乏含量,轻薄,缺斤短两。要在创作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大脑中不断浮现捕捉描绘新形象,最大限度的解放、彻底开窍,升到最高,潜到最深,挖掘出最新鲜最稀罕的东西。散文的进深包括立意、选题、素材、情景、情结、言语、句式等,总之这些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充满新意。

      愿我们的散文作家背负起文学的行囊,怀揣美好与梦想,在通往朝圣的途中一路叩拜诵箴言,让经典与雪域齐光!

      2020年12月23日于北京乐山斋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散文尚美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aiqingzheli/23886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