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香茗山下的梅

  • 作者:张瑛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24 18:27:30
  • 阅读0
  •   这里的梅是与别处截然不同的!

      香茗山①下的蛇形地(新名“梅谷”)是个植梅的绝佳宝地。高大巍峨的香茗山不仅为这个安卧于脚下的蛇形低冈积淀了丰厚的沃土,还为之作障北厅,遮挡着干冷的北风,带来了丰沛的水汽。于是乎梅——就是那个无数文人墨客心慕的俊美君子——就来了,种的满冈满岭②,无一杂树,开得那么惬意,那么喜乐,那么优雅超然。初来此地,令人恍入桃源,啊,都是梅呀,都是花呀!如雾白,如玉洁,如仙美!

      梅林中游乐之际,总不免瞥见一旁的香茗山。香茗山的故事真的多,有载无载的,有西汉隐士梅福,唐代诗仙李白、文学家罗隐,明代才子解缙、学者罗汝芳……先后在香茗山或采药炼丹,或筑屋读书著述,或会友品兰、观景流连……其中尤以梅福与之缘分最深。梅福,字子真,九江郡寿春人,西汉末南昌县尉。因其时外戚专权,民怨四起,即以一县尉上书朝廷指陈政事,被权臣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他挂冠而去,一度隐居于此山,炼丹,修道,采野茶,焙制出了最早的野茶,名曰“香茗”,誉满当地,“香茗山”因此得名。后去浙江,其后人在杭州梅家坞种茶,培育出了后世称为稀世珍品的龙井茶。梅福因此被后人称为“茶祖”③。香茗山现有其炼丹洞、炼丹台、水井等遗迹可寻。

      梅之所以成为千古君子,古时国花,是因其独具风骨——不事争艳,傲霜斗雪,临寒独放。梅福——香茗山上的梅子真,不也是这样一位独具梅花之铮铮傲骨的人吗!没成想此梅与彼梅是如此的形神合一。而今,香茗山下的梅林——这漫山遍野的梅林,可是为你而栽种的?而抑或是你的梅骨遗风幻化而成的?此时——早春正月④,料峭的春寒中百花都不敢冒头,整个梅谷都没有看到一只蜂蝶,甚而让人感到有一丝寂寞时,转眼看他——我们的梅,却开得这么坚强、这么尽情——花儿满枝满枝的,像一支支玉手斜伸着,交织着,汇成片片轻云,凝为幽幽的暗香,弥漫在梅谷之中,令人顿觉春光照耀、春意袭人!再细看他粉嫩的花瓣、细细的花丝随风轻颤着——不是为了招蜂引蝶,蜂蝶还在冬蛰——而是他们自己借着寒风自我传粉、自我育果、自我成长!

      “啊!”我的心不由得一颤:直至此刻,我方才读懂了梅……

      给我这一读懂机会的,是欧阳君⑤,和喻君⑥。二君看梅谷的梅花开了,专门约我们去他们那里看梅。他们平时常来此地,倒不稀奇;今天单是为我们这一二十个未曾谋其面者而特地邀约的,为此欧阳先生还精心安排了丰盛的午宴,一路的热情和周全令人惊叹感服。我平时参与的宴席也不少,但第一次参与这种某个人为请同道赏梅而悉心招待的幸事。于此我又接识几个极具文士风格的人,包括那个自费为游客修建“观梅亭”的胡先生⑦。他们的动机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更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是纯粹为这片梅而操心,而倾囊,而极尽周全——仅仅是为了请别人来看看这梅,这万物寂寞中独自开放的梅!

      “啊”我的心又不由一颤:直至此刻,我才看到了梅,看到了真正的梅啊!

      注:

      ①香茗山,山名,处于安徽省太湖县与望江县交界处,被称为“茶祖”的梅福辞官后曾于此山隐居,修道炼丹,焙制野茶而饮,故得名“香茗”之山。

      ②种的满冈满岭:当地乡村2017年至今接受省安排的对口帮扶项目,发展青梅等林木产业达600余亩。

      ③“茶祖”:浙江日报载,天目山将梅福奉之“茶祖”,为之塑像。

      ④早春正月:我们受邀去观梅是农历25年正月18日。

      ⑤欧阳君:复姓欧阳,当地一文化人士。

      ⑥喻君:当地文化人士,私营业主。

      ⑦胡先生:管护此梅林的一乡村贤士。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香茗山下的梅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ejingsanwen/23886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