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文化不高,却做得一手好菜。每有客至,必亲手执厨,红案白案、煎炒蒸煮,须臾之间,一桌荤素搭配、冷热皆有的佳肴就摆上桌来,客人大快朵颐,赞不绝口。
岳母喜好烹饪,无论什么菜品都喜欢学习与琢磨,且学以致用。去餐馆吃到好菜,她会向人打听如何烹饪,回家后立即学做;看电视上厨师推送新菜,岳母边看边默记于心,随后现学现做。功夫不负有心人,岳母因此厨艺大增,做菜集众家所长,颇有心得。
岳母做烧白,水中放姜片、葱节、花椒,将五花肉煮半熟,趁热抹上老抽和蜂蜜,油锅炸至肉皮金黄起皱,冷却后切片摆放整齐,放入碗底;宜宾芽菜洗净切碎放姜末、葱段、蒜头,倒入生抽、白糖,搅拌均匀后盖住碗中五花肉,小火蒸一个半小时,吃时将碗倒扣盘中,色形俱佳,香而不腻,味美可口。
许多年前,岳母去北京工作的弟弟处玩耍,弟弟的战友吃了她做的菜,个个喜欢,经常找理由要吃岳母做的菜,更有人举荐岳母去附近饭店专做烧白和蒸蹄膀,每天两大蒸笼,出笼即被附近居民一抢而空。一个电影明星慕名品尝后成为这家饭店的常客,这也是岳母烹饪生涯中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
岳母喜欢做软萩粑。软萩是农村田坎上长的一种野菜,摘下后放水中清洗,切碎舂成瓤,与蒸好的糯米混合,反复搓揉,取一块揉好的软萩糯米,内放炒熟的芽菜肉末,做成宝塔形状,在蒸笼中蒸半小时左右,即可食用。软萩粑颜色暗绿,清香软糯,味美可口。我父亲特别喜欢亲家母做的软萩粑,每次岳母做了软萩粑,会用餐盒装上两盒让我们带给父亲。父亲每次吃了,总会连声叫好,十分高兴。
岳母还会做鸡酪和田黄菜。将鸡蛋敲破,蛋白与蛋黄分置两个碗中,用筷子反复搅拌。蛋白做鸡酪。将搅好的蛋白放入锅中带油的鸡汤中,放精盐、料酒、豆粉少量,微火烧开,成豆花状后放香葱即成鸡酪,清香鲜嫩,回味无穷。做田黄菜更为讲究,搅拌时放少量面粉和适量白糖,搅拌均匀,待锅中油烧热后倒入,小火炒至蛋黄呈粒状起锅。此菜色泽金黄浸油,不粘盘、不粘匙,入口即化,香甜宜人。如今,在泸州做田黄菜的餐馆很少。有一次去大山坪老泸州餐厅吃饭,看到有田黄菜这道菜,格外惊喜。虽然没有岳母做得好,却让我想起岳母当年做田黄菜的情景。
每年春节年除夕之日,是岳母大显身手的时候。岳母拴着围腰,挽着衣袖,在厨房做她为年夜饭精心安排的十几道大菜。虽然热菜、冷菜,葱姜蒜末,事情繁杂,千头万绪,她却镇定自若,有条不乱,认真制作。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岳母每年除夕常挂在嘴上说的一句话,就是“年年有‘余’”,但她每年做的鱼都不一样,今年大蒜烧鲢鱼,明年可能就是清蒸桂鱼。凉拌鸡是我的拿手菜,家人爱吃,岳母也会主动让贤,让我准备。妻子哥哥炒的猪肝鲜嫩可口,岳母偶尔也会让他显露一下,但大多数的菜岳母总是亲手烹饪,精心制作。
每年吃年夜饭,总是家人大饱眼福口福,吃得非常开心之时。看着我们吃得如此高兴,劳累一天的岳母脸上充满幸福。此时,我和桂四会端起酒杯,为岳母敬上一杯酒。岳母的外孙见多很会来事,拿出一根好烟,为外婆点上火,感谢外婆为大家做的一大桌美味佳肴。岳母听了见多的赞美之话,脸上挂满笑容,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她太激动了。
如今,岳母已离开我们四年多了,再也吃不到她做的菜,看不到她慈祥的面容,听不到她说话的声音了。
老母亲,想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