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折腾了!”办公室的“国宝”主任把手机往桌上一扔,满脸烦躁,“就商量个扫墓时间,打了十几通电话,一会儿这个有事,一会儿那个有意见,到现在都定不下来。你们家咋样了?”我笑了笑,打开家族群,看着里面一条条安排有序的消息,说道:“家族群里半个月前就开始安排,我们都弄好了,就等春分后的第一个周六。”主任既惊讶又羡慕,要我讲讲我们家族的事儿。
在我们古氏宗智家族,春分后的扫墓可不只是个仪式,它是一年里家族团聚、情感交融的盛会,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缅怀,更彰显着家族的凝聚力。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宗智绿农合作社群热闹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各项准备工作,从铲山分工,到聚餐食材的准备,再到祭祀用品的采购,事无巨细,却又井然有序。而这一切,离不开我们的“大家长”——村长林叔。
林叔五十多岁,身形挺拔,一头花白的头发,笑起来眉眼间竟和香港明星林子祥有几分神似。他在家族里威望极高,不仅因为他有着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更因为他那颗时刻为家族着想的心。从确定扫墓日期开始,林叔就忙得不可开交。他先是收集家族里各个小家庭的时间安排,综合考虑后选定春分后的第一个周六,确保尽可能多的族人能参与。接着,他又在群里详细列出扫墓当天的流程,从几点集合、谁负责开车接送,到每个墓地的祭扫负责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对于那些不能亲自回来铲山的族人,林叔主动联系,让他们安心工作,捐款的事宜他来负责接收和管理。他专门建了个账本,每一笔捐款的来源和去向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还会定期在群里公布,让大家心里踏实。林叔常说:“家族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无论走到哪里,根不能断,情不能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家族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家族氛围也愈发和谐。
家族里还有个特别的传统——春分杀猪。这可不是普通的杀猪,它象征着家族的兴旺和团结。过去一年里,凡是有添男丁的家庭,都会主动承担起杀猪的任务,这是他们为家族送上的一份喜悦和祝福。要是没有添丁的,那些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年轻人、老板们也会慷慨解囊,出资杀猪。
记得去年,在外创业的学明哥主动提出出资杀猪。杀猪那天,天刚蒙蒙亮,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壮实的叔伯们围在猪圈旁,准备迎接这一年一次的“大工程”。学明哥虽然常年在外,但一回来就融入了家族的热闹氛围,他卷起袖子,和大家一起帮忙。随着一声响亮的猪叫声,一头肥硕的大肥猪被抬了出来。男人们熟练地处理着猪肉,女人们则在一旁烧热水、准备调料。孩子们兴奋地在一旁跑来跑去,眼睛紧紧盯着那一块块新鲜的猪肉,期待着晚上的美食。
在我们古氏宗智大家族里,我们家族的女人们把为家族服务当作一种快乐,一种责任。她们手脚麻利,动作娴熟,在厨房里穿梭自如,不一会儿,一桌桌丰盛的美食就摆满了餐桌。每当家族聚餐,女人们总是早早地忙碌起来。她们从自己家里带来各种好吃、好用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玉婶是家族里的“大厨”,她做的菜色香味俱佳,尤其是她的招牌扣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每次聚餐都会被大家一扫而空。进娟婶心灵手巧,她会做各种美味的糕点,大家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华娟四奶则是个热心肠,她总是主动承担起洗菜、洗碗等繁琐的工作,从不抱怨。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女人们也都积极参与,大家齐心协力,让每一次聚餐都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她们的付出,让家族成员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家族的凝聚力更加深厚。
春分后的第一个周六终于到了。清晨,阳光洒满了坡尾村,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古氏宗智家族的男女老少们纷纷走出家门,带着祭祀用品和工具,向着家族墓地走去。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相互帮忙,孩子们在队伍里跑来跑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祭祀仪式上,林叔带领大家向先人鞠躬、上香,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追思之情。他神情庄重,声音洪亮,念着祭文,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先人的怀念和对家族的期望。随后,大家依次上前,行三叩九拜之礼。整个祭祀过程严肃而有序,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虔诚和敬畏。
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围坐在道均叔门前的大院子,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交流着彼此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这一刻,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让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古氏宗智家族一员的骄傲和自豪。
主任听完我的讲述,他感慨地说:“你们家族的氛围真好!”的确,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许多传统的家族观念和文化正在逐渐淡化,但我们古氏宗智家族却始终坚守着这份传承,用团结、友爱、勤劳和奉献诠释着家族的力量。每一次扫墓,都是我们家族精神的一次传承和弘扬,让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努力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