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春日,似一曲悠悠婉转的乐章,在时光的长河中悄然奏响,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栖霞山。这座沉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名山,在春光轻抚下,如同一轴精美绝伦的画卷,在天地间徐徐铺展。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迈向栖霞山,精心打造后的栖霞街,首先闯入视野。街道古意盎然,两旁错落有致的古建,飞檐翘角,在春日暖阳下勾勒出灵动而优雅的轮廓。街边店铺林立,招牌随风轻摇,似在低声诉说岁月的故事。空气中,梅花糕的甜香、金陵小吃的浓郁香味,与春天清新的气息交融缠绕,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氛围里。
踏入栖霞山,仿佛步入一个时空交错的诗意天地。春的旋律在此处愈发悠扬动人。抬眼望去,栖霞寺静静坐落山间,红墙黛瓦在绿树繁花簇拥下,尽显庄严肃穆。寺门之上的牌匾,经岁月打磨,在春光中闪耀着古朴深邃的光泽,恰似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默默诉说千年的风云变迁。走近寺内,悠悠钟声穿透缭绕香烟,于春日山林间回荡。“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开襟坐霄汉,挥手佛云烟。”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精准描绘出栖霞寺的宏伟庄严,让人在钟声中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人共品山林古寺的宁静神秘,心灵瞬间得以净化。
沿着蜿蜒山路缓缓前行,四周春色如同一幅渐次展开的绚丽画卷。路旁,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竞相绽放。粉若云霞的桃花,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活力;白似瑞雪的梨花,尽显清新淡雅气质;红如烈火的杏花,绽放娇艳动人魅力。微风轻拂,花瓣如雪纷纷扬扬飘落,恰似一场缤纷花雨,洒落在登山小径,为大地铺上五彩斑斓的锦毯。每一片花瓣都似带着春的气息,诉说生命的美好希望。
不经意间,潺潺溪流声传入耳际。山间溪流在春的召唤下,欢快流淌,如一条灵动银带蜿蜒穿梭山林。溪水清澈见底,水底五彩石子与摇曳水草清晰可见。水草随水流节奏翩翩起舞,溪边五彩野花竞相绽放,与溪水相互映衬,构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水彩画。这景致不禁让人忆起“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虽非王维笔下辋川,却同样满溢自然的诗意禅意。
行至高处,极目远眺,整个栖霞山春景尽收眼底,就像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长卷。远处山峦连绵起伏,绿意盎然,似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在春风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栖霞寺犹如这片绿海中的璀璨明珠,散发独特神秘光芒,为自然美景增添浓厚历史文化底蕴。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如金色丝线,给山林披上如梦似幻的金色纱衣,整个画面美得令人如痴如醉,如置身仙境。
回溯往昔,2009年10月12日,南京栖霞山文化节开幕式盛大举行。组委会特邀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参加并为艺术节剪彩。那一日,栖霞山的秀丽风光、深厚底蕴深深触动了他。余先生不仅为“首届中国 南京栖霞山文化节征文选”题写书名《印象栖霞》,还在扉页上欣然题写“江流石不转:印象栖霞山”。这本意义非凡的书,收录了笔者创作的一组散文诗《栖霞枫叶》,以文字形式留存下对栖霞山独特的情感与印象。
在这栖霞山的春天里,时光也沉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放缓匆匆步伐,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花瓣、每一声鸟鸣,都交织成一曲春的赞歌。栖霞街的烟火气,栖霞寺的宁静祥和、漫山春色的绚烂多姿,与余光中先生留下的足迹、故事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沉醉的春日栖霞图。让人甘愿迷失其中,细细品味大自然与历史人文交织的独特韵味,感受这份穿越时光的宁静美好,沉醉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