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随着窗外传来“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公交车温馨文明的提示音醒来,不觉天已亮了。此时闽东的榕城已是春雨绵绵,让人感到些许丝丝凉意。
早起的我有刷刷手机的习惯,哎哟喂,朋友圈一早晒满了闽北家乡下雪的视频、图片和新闻报道,特别是九牧黄毕洋的雪尤大。此时的我惊喜兴奋不已,同时也百感交集。记得民间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时至临近清明时节,华东气候温暖,春意正浓的当口,听说闽北多地在下着鹅毛大雪,怎能不令人感到惊讶和感慨,又怎能不让人思绪万千而回首如烟如风又如歌的岁月呢?
我出生在闽北边陲的山城里,家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自打记事起,家乡的冬天给我的印象是:湿冷刺骨、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傲雪凌霜,风(雨)雪交加、大雪纷飞。
上小学的时侯,那是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印象最深是三九严寒的酷冷。
那时的冬天好像有灵性似的,更契合于那个年代,那时的冬天像冬天,有霜大、冰厚、雪大等特征。
依稀记得:那时我家周围的鱼塘,冬天会结起厚厚的冰层,我和玩伴会用小脚去试踩,冰面上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一不留神会破冰入水,冻得脚丫子发紫;冬天清晨起床,可见瓦背上或田野里铺满了一层白盐似的寒霜,此时有湿冷刺骨并伴有冻手冻脚的麻木之感;冬天飘飞的雪花如鹅毛、柳絮和蒲公英。滚雪球、打雪仗和堆雪人是我们的最爱,冻得手脚皲裂而全然不知。
而正是冬天的这些特征陪伴着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裤、破旧的胶鞋和破袜子就能过冬的我们,走过了寒冷的冬天,走过了稚幼的童年,走过了懵懂的少年。
上中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数飘雪时的壮丽、浪漫的情景。
记得清晨刚出家门,纷扬的雪花便飘入眼帘,异常的寒冷。不知怎的,心里却有似火温暖的感觉。那飞舞如玉的雪花,婀娜多姿,像玉色的蝴蝶、像飘飞的芦花、像棉花糖般的轻柔。而雪花那种安之若素、甘之若饴的生命姿态,让人喜爱、让人暖心、更让人敬慕。
飘雪的夜晚,野外静悄悄的,仿佛只听到落雪的声音。铺满积雪的路上泛着微弱的银光,踩在雪地里发岀“咯吱咯吱”的声音,清晰可见雪地上一串串深深的脚印;远处偶尔也会传来几声狗吠,让静寂的雪夜更显萧瑟;与家邻近的第三旅社大门昏暗的电灯在雪花中闪着寒光,但感觉还是给人以一丝温暖。
忘不了东方红中学柳杉树上的片片雪花, 忘不了第一中学皇华山上的皑皑白雪,忘不了马莲河畔的雨雪交加,忘不了莲塘中学的寒风呼啸,忘不了莲塘中学傲雪凌霜的松树林,忘不了莲塘中学雪中轻柔的倩影……
履职乡村时,印象较深的要数冒冰雪送温暖和顶严寒落实冬翻土面积。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九牧境内冰天雪地,是夜凌晨1点时分,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渔梁岭那头传来镇党委书记的声音:他们被大雪困在渔梁无法回到九牧,要我迅速组织人马奔赴杉坊村,立即投入到“抗冰雪送温暖”活动中去。原来大雪中断了交通,过往车辆在雪地里排起了“长龙”。在我精心有序的组织下,迅速把雨具、棉被、食品等救灾物资,冒雪送到了因灾受阻的旅客和司机手中。此次行动,使每个旅客和司机平安度过了寒冷的夜晚,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人间的真情。
那是发展烤烟生产最为艰难的岁月,我所挂点的富岭镇高坊村烤烟生产面临诸多困境。诸如:烟农对烤烟生产的效益认识不足、烤烟生产的主动性差、对烟田冬翻土的科学性认识不到位等等,其中烟田冬翻土是时效性很强的一项工作,要确保进度来保障烤烟高产丰收。我们很多时候要顶着风雪与严寒,深入到户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方法,去做好烟农的思想动员工作。通过我们不辞辛苦的努力,高坊村的烤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成为县域小有名气的烤烟生产千担村。
诚然,乡村冬季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诸如:冒着冰雪巡查公路安全、顶着严寒进企入户进行安检、冒着风雪在田间地头指导冬防冬种等等。
忘不了九牧黄毕洋山坡上的鹅毛大雪,忘不了富岭国家森林公园匡山的玉树琼枝,忘不了忠信福清山的冰天雪地,忘不了仙阳百丈村的寒风凛冽……
下雪喽,家乡下雪喽,家乡的九牧、忠信、枫溪等多个乡镇雪花飘落,银装素裹,在临近清明节的前夕迎来飞雪喽。
三月末(2025年3月30日)下雪,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都不常见,而这种比较特别的天气现象也被称为“桃花雪”。据科学考证,“桃花雪”实际上属于冬春过渡时期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冬春季节交替,会产生温差,一冷一热,就会使水蒸汽凝结成雪花,加上初春时节很多地方都有寒潮天气,这个时候下雪其实也并不奇怪。
记得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着伴梨花。”用来形容此次的三月落雪最为贴切了。
下雪喽,下雪喽,家乡下雪喽!每片雪花都是冬春交替时节的使者,她们虽给人间带来了冷飕飕的气息,但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盼头。也可以说,正应了广为流传的那句“瑞雪兆丰年”的农谚俗语。
2025年3月31日于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