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岭上的汤显祖

  • 作者:王国伟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4-24 12:12:17
  • 阅读0
  •   汤显祖翻越大余梅关时,已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秋末。他弃官南归,从遂昌出发,一路向南,穿过江西的群山,向着广东方向行进。那一年,他四十九岁,鬓角已见霜色,眼神却愈发明亮。

      我曾在四百二十六年后的冬日午后,站在大余梅关的残垣前,想象这位写梦人如何一步步登上这险峻的关隘。山风呼啸,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而四百年前的那位书生,背负着行囊,想必走得更为艰难。

      梅关古道上的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石缝间偶有枯草探出头来,在风中瑟瑟发抖。汤显祖的布鞋踏过这些石板时,可曾想到他的《牡丹亭》会在后世绽放出怎样的光华?

      他弃官的原因,史书上说是“不附权贵”。这四个字轻飘飘的,却重若千钧。在遂昌做知县的五年里,他放囚犯回家过年,元宵节纵囚观灯,还组织灭虎队为民除害。这些举动,在当时官场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上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同僚的闲话越来越多,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为官之道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

      “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这是当时官场的金科玉律,而汤显祖偏偏长了一副反骨。

      翻越梅关前,他在南安府(大余县在古时候是南安府府衙所在地)停留数日。我查考地方志,发现他住在城西的一处僧舍。

      那几日阴雨连绵,汤显祖多半是坐在窗前,看着雨丝将远山勾勒得愈发朦胧。南安的梅花尚未开放,枝头只有零星的芽苞。他或许想起了临川老家的梅树,想起了年少时在雪中赏梅的时光。那些记忆如同被雨水浸湿的宣纸,墨迹渐渐晕染开来。

      那个细雨霏微的清晨,他终于启程向梅关进发。随行的只有一个老仆,挑着简单的行李。山路越来越陡,雾气也越来越浓。行至半山腰,他停下来歇息。

      老仆从包袱里取出干粮,他却摆摆手,只是望着来时的方向出神。那里有他生活了五年的遂昌,有他释放过的囚犯,有他带领百姓消灭的虎患。如今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往。

      “老爷,该上路了。”老仆轻声提醒。

      他点点头,起身继续攀登。山道上的雾气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脚步并不轻快,却异常坚定。每一步,都离官场远一分,离自己的内心近一寸。

      梅关的城楼终于出现在眼前。这座始建于秦代的关隘,见证过无数商旅、官员、文人墨客的往来。此刻,它沉默地矗立在秋阳下,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汤显祖在关门前驻足,回望北方。远处的群山如黛,近处的枫叶似火。一阵风吹来,掀动他的衣袍,也吹散了最后一丝犹豫。

      过关的手续很简单。守卫看了看他的路引,恭敬地行礼。这位前知县大人虽然卸任,气度仍在。过了关,就是广东地界。汤显祖站在岭南的土地上,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已经有了海风的味道。

      他在关南的一家小客栈住下。入夜后,山风格外猛烈,吹得窗棂呜呜作响。他点亮油灯,铺开纸张,却久久未能下笔。灯影摇曳中,他的面容显得格外清瘦。窗外,一弯新月爬上东山,清冷的月光洒在梅关的城墙上,为古老的砖石镀上一层银辉。

      岭上那一夜,他梦见了杜丽娘。这个在他脑海中萦绕多时的女子,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在他面前。她站在梅树下,衣袂飘飘,眼波流转。醒来后,他急忙记下梦中所见。这些零散的笔记,后来成了《牡丹亭》的雏形。

      我在梅关的城墙上行走时,常想,如果没有这次翻越,中国文学史上会不会少了一部《牡丹亭》?汤显祖在翻越梅关时,是否已经预感到了自己将要创造的奇迹?历史没有答案,只有梅关的砖石记得,那个秋日,曾有一位书生从这里走过,带着他的失意与梦想。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为陡峭。汤显祖走得很慢,不时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野花。老仆有些着急,担心天黑前赶不到山脚的驿站。他却笑着说:“不急,且看看这山色。”他的眼中,映着满山秋色,也映着对未来的期待。

      山脚有一处泉眼,水清见底。他蹲下身,捧起一汪泉水洗脸。水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像是泪水,又像是雨滴。洗净脸后,他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忽然笑了。那笑容,如同拨云见日。

      梅关之行后,汤显祖彻底告别了仕途。他回到临川,专心著述。《牡丹亭》的问世,震惊了当时的文坛。那个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杜丽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形象之一。而这一切,或许都源于那次翻越梅关的旅程。

      如今的梅关,已成为旅游景点。游客们匆匆来去,拍照留念,很少有人知道汤显祖曾在此驻足。我站在关门前,看着“岭南第一关”的匾额,忽然明白了什么。人生的转折,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对汤显祖而言,梅关不仅是一道地理分界线,更是一道心灵的分水岭。翻过去,便是新生。

      下山时,我特意走了汤显祖当年走过的古道。石阶上的青苔很滑,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四百年的光阴,在这些石板上几乎凝滞。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前方有个青衫背影,正从容地向山下走去。山风吹动他的衣角,也吹散了他所有的官场失意。

      那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岭南的烟雨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上一篇:海岛渔号
        下一篇:魂落何方

        标题:岭上的汤显祖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jieriduanxin/24154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王国伟王国伟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27
      • 获得积分:517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