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列表页
  • 文章标题
  • 作者
  • 日期
  • 晚风吟
    2025-03-08
  • 女本柔弱,是对女性性格而言。纵观历史,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受儒家三从四德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显得较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女人裹脚的习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才凸显出来。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想讲两个关于新时代女警的故事。 一个是出......[浏览全文]

  • 刘爱军
    2025-03-08
  • 在我心中,老婆是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是操家持业的半边天,是我修身立人的贤内助,是最美的工程师。 老婆是某高校教师,从教至今27年有余,专研计算机技术,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之无愧。 老婆教学严格。她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严.........[浏览全文]

  • 晚风吟
    2025-03-08
  • 仲春的武汉,微风恰似灵动的指尖,在人们的心弦上撩拨出惬意的旋律。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温润,酷热仿佛被岁月的洪流远远卷走,踪迹全无。我身着姨侄女婿赠送的印有中国救援字样的火焰蓝作训服,脚步轻快地走出家门,满心都是对这美好一天的期待。此刻,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浏览全文]

  • 晚风吟
    2025-03-08
  • 一、女红藏品 大款藏宝,富豪储金,我们家女红shsh我的老伴,痴迷收藏绣花珍品。 看一眼晒出的图片,多像博物馆的一个展台,令你眼界大开。色彩斑斓,琳瑯满目,品种多样,有衣、帽、枕,有头饰、兜肚,还有空调罩什么的,在当下快节奏的情势下,这鲜为人知的绣品,好像只有我们家最齐全......[浏览全文]

  • 刘爱军
    2025-03-06
  • 我家隔壁住着辈分长三辈的隔壁奶奶,隔壁爷爷,这是文字的叫法。但在农村通俗的称呼:隔壁大、隔壁爹。这样称呼有点绕,上初中便改口叫:黑爹、黑大,这样简单又直接,两位老人也答应并没有过多计较,反正在黄陂农村,大就是奶!爹就是爷,这是大家心里清楚的也不少差辈。 记事大概......[浏览全文]

  • 鲜鲜
    2025-03-06
  • 玲姐这人呀,其实是很平常的。文化不高的农村姑娘一个,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但胜在通情达理,待人真诚在花钱方面,玲姐也是该花的不悭,能省的就尽量省,所以虽然不是出手豪气,在人情往来方面还算是得体大方的。玲姐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小时候的家境相当一般,这就让她养成了......[浏览全文]

  • 苏春林
    2025-03-05
  • 华老师是上海女知青,教我们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的语文。华老师居然有两条裤子,新崭崭的,一条黑色一条蓝色,换洗着穿,从来不见灰尘,更让人不可思议的,居然没有一块补丁! 冬天,她的红棉袄衬得她的脸特别白夏天,她的花衬衫显得她的头发格外黑。我村的人,要么脸白的,但头发枯黄,连......[浏览全文]

  • 明红函
    2025-03-05
  • 每天凌晨,无论是春天的风尘里,还是夏日的酷暑下,人们会在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看到同一种风景:身穿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手拿扫帚、畚箕,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步丈量着每一条街道,他们用手中的扫帚,扫净了尘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默默奉献、不怕苦和累的环卫精神。他们的......[浏览全文]

  • 个性啦
    2025-03-02
  • 我失眠了,不知道因为失眠了想念起父亲,还是因为想念父亲而失眠。 父亲生前没有留下相片,去世时遗像还是身份证翻拍的,模糊不清。只是父亲在我的脑子里是清晰的,即便去世了二十六年,也如同昨日。 有的时候会梦见我回到了老家,父亲在竹林子里砍竹子,准备编箩筐母亲在碗柜......[浏览全文]

  • 凌木千雪
    2025-02-28
  • 她是100多年前的独生女。 她是60多年前高龄产妇。 她74岁时,老伴去世。 她78岁时,儿子去世。 她今年103岁,身体健康,能吃17个水饺。 当2025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马瑞贞老人经历了1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练,跨进了103岁(当地说虚岁)的人生门槛。 马瑞贞生于1923年,.........[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2-05
  • 刘海山,民国时期砚山高穴坡人。机智健谈,善于交际。年少,读书不专,被母亲责打,即奔走四川。十多岁开始卖衣花针线于川黔边境的干溪、杨水桥诸地。在外地混熟后,便参与袍哥组织,结识了袍哥会成员冉晴川,经冉晴川介绍结识了袍哥头目冉相臣,便与冉相臣组织结伙。活动于重庆......[浏览全文]

  • 九满
    2024-11-04
  • 大姐夫是一个本分踏实的人,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子憨厚劲,不知道偷奸耍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生产队里的一些容易让大家眼红的活,多派给大姐夫干。那年,他被选为生产队的保管员。保管员是生产队的管家,管理生产队的粮食、棉花、黄麻和农资,等等,是有权力的角色。在任保管......[浏览全文]

  • 九满
    2024-11-04
  • 大姐夫是一个本分踏实的人,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子憨厚劲,不知道偷奸耍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生产队里的一些容易让大家眼红的活,多派给大姐夫干。那年,他被选为生产队的保管员。保管员是生产队的管家,管理生产队的粮食、棉花、黄麻和农资,等等,是有权力的角色。在任保管......[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8
  • 大约清朝,匪霸相争。重庆酉阳有姓冉的两兄弟名叫冉娄二、冉娄三。因在当地争霸不能,就选择了“逃走为高”的上策,带了一班人马来到砚山的麻布塘的出口与长脚河会合处。人们走到那里,筋疲力尽,不知去向。于是,就在河边烧锅做饭。刚在水烧开时,河里跃出一条大鱼跳进锅中......[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6
  • 据说有一次,村子里有家接亲,走到女方家,人们都推他去递报书,试一试他能不能说,可他又不好意推辞,就接过报书进了女方的堂前。女方家迎接的先生说了一通,他不知所云,只听到说了一些“大人”之类话。于是他就只回答说:“大人,大人。”搞得满堂的人哄堂大笑,席官先生只好接过......[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6
  • 我们这个院子时常来的都是这个老妇人,当面,老一辈叫她陈大姐,小的叫她陈嬢嬢。背地里人们都叫她陈药婆,有的又叫她陈野婆。当然也有不顾面子的人,直呼其陈药婆或陈野婆的。陈药婆是因为她会卖药而叫的,这个名字叫的最多,具有特征性,当面背面叫,也不伤面子。叫陈野婆就不......[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5
  • 后来不久,临近回来一个身强力壮的退伍军人。据说,解放前是一个孤儿,穷的连裤子都遮不住羞的,只好给一个富人家放牛过日子。那时,被拉兵出去,别人是一种不幸,可对于他来说算是一件幸事。他出去当兵,经过几次战役都逃脱了性命。当兵回来后无家可归的,只有东家投西家宿地混......[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5
  • 记得小时候的秋收时节,麻雀成群地飞到晒谷场上啄谷子。当你把谷子铺晒在院坝里,稍一转背,一网麻雀象早己寻着机会,有所准备似的飞扑而来,把满坝晒好的谷子啄出密密麻麻的小印。你看到了那场面,会气急败坏地用响槁(把竹竿破成几条块,用来追鸡鸟的工具)去追打。你把它们......[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5
  • 俗话说:“有哪样老子(父亲)就有哪样儿。”何绍成是他父亲天生的血种,再加之从小跟着父亲在深山老林里混。时不时,父亲也叫他帮忙打下手,耳濡目染地也学会了一些打猎的技巧和方法。为了保证打猎的收获以及打猎的安全,何绍成父亲不得不教会儿子的一些打猎的实密诀窍。......[浏览全文]

  • 高穴坡人
    2024-10-25
  • 田大爷有三男一女。在大集体时期,日子也并非好过。但是田大爷没有因日子难过而焦愁。他有一种习惯,就是每天起来,不管干什么都要唱山歌,唱的地动山摇似的,把满院子的人们都要吵醒。 好多人对田大爷这种习惯有些怨恨,但又不好意思当面讲,只是背地里说:“明早,早饭米都怕......[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人物散文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