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赵子云,赞许的人颇多,说他人诚实随和,太极拳打的很有功夫,剪纸功夫犹深,小有成就。我和赵子云在文联见过面,但印象不深。熟识是在中兴广场。我学打太极拳,他也在广场打太极拳。他的一招一式,很规范,很中看,很有功底。我问旁边认识他的人,人们戏说:“他是赵子龙,武艺高,文采好。”我心中产生了钦佩感。有时向他请教拳法,求他指点,他毫不厌倦地,一招一式地指导,因而熟悉起来,竟成了忘年交。
赵子云很谦虚,称我为老师,从不呼名。有时拿两幅剪纸让我欣赏,让我起个较雅的作品名字,因而我得以见到他的大作。后来在《中阳文苑》上无意看到他发表的剪纸作品,感到了他的不简单。于是我们之间的话多了起来。
赵子云出身在下枣林乡杨家圪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虽为小山村,可他的祖辈皆为民间艺人,他已是六世传人。父亲除务农外,农闲做些工艺活。清明时节剪纸钱、剪彩挂子,夏天捏泥人,冬天打云子,剪喜庆花。因而他从三四岁就向父亲学习一些人物、动物画,后来向外婆学习剪子花、锥子花等,奠定了他喜欢绘画剪纸的基础。
赵子云的初中是在吴家峁中学上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高奇文老师办公室看到一幅高秀娥老师给高奇文老师画的素描头像,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他,注目而视,有所比画。随后他向高秀娥老师求教画画,高秀娥老师悉心教导,从基础开始,执笔,画线条,画花草,从静物到动物,到人物头像,大小比例、神情描摹;由素描到色彩,到水粉画,宣传画。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绘画技巧大有长进,成为吴家峁中学的小画家,他还担任学校板报、手抄报主编。活跃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为学校争了光。高中期间虽然学业繁重,仍抽时间学习绘画。1987年高中毕业后被中阳县文化局和当时的吴家峁乡政府聘请为文化站辅导员,开始了吴家峁乡的剪纸收集整理发掘工作。
收集、整理、发掘剪纸,是一项繁重辛苦的工作。从进站的第一天他就投入极大的热情。了解各村的剪纸艺人,收集他们的作品,鼓励她们继续创作。每月将收集的作品翻山越岭,送到县文化馆。辛苦对年轻的赵子云算不了什么,难的是人微言轻,对乡间艺人没有感召力,工作缺乏力度,局面不易打开。怎么办呢?努力学习,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困难中解决困难。打铁先得本身硬。让自己的剪纸艺术折服乡间艺人们,指导艺人们,用自己的示范来引导,激发她们的积极性。于是承工作之便,求师于民俗剪纸艺术家武一生先生门下。向武老师请教剪纸艺术理论。武老师从源到流,从构想到绘图,从风格到表现,从欣赏到实践,从下剪到制作,从中间镂空到线条流畅,从黑(实处单纯色彩如黑)、白(剪纸空处为白)、灰(剪纸的纹路如灰)的搭配,到整体剪样的布局对他进行了悉心教导,使赵子云掌握了不少剪纸理论,理解了中阳剪纸的深刻内涵。他不断运用于剪纸实际,细心专研,不断创新,剪纸艺术有了一定的长进,创造出许多剪纸作品。武一生老师对他的作品做出了认真的品评赏析,指出他的作品表现出的是西山地区的粗犷浑厚的特点,应吸收刘家坪一带剪纸纯朴刚健和南川河流域流畅细腻的特点,博采众长方能推陈出新。于是他经常向剪纸大师王继汝、李爱平等请教,研究她们的剪纸作品,学习她们的艺术风格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从而创作出不少为人称道的剪纸作品。
有了理论的武装和实践能力,说话也硬朗了,自信心也足了,别的艺人也佩服了,文化站的工作也好做了。他又把全乡的剪纸艺人组织起来定期培训,把自己学到的剪纸理论再讲给这些艺人。把自己的作品和收集回来的作品让大家参与品评,相互学习借鉴,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艺人们的剪纸艺术又上了一个平台,积极性高了,创造性强了,剪纸作品多了,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二十多年来共创作二三千件剪纸作品。公元1990年由武一生先生主编的《吕梁中阳民俗剪纸》一书就收录了原吴家峁乡文化站剪纸艺人的作品二十多幅。公元2007年,首届中阳剪纸艺术节,剪纸展览在中兴广场展出,在他的组织、选送、带队下,下枣林乡有三十多位剪纸艺人参加现场表演,150多幅作品展出,其中50多件作品获奖。
勤奋结出丰收果,汗水凝成红晶珠。二十多年的努力打拼,赵子云已是小有名气的剪纸艺术传承人。他的剪纸作品发表在各类书刊上。多期《中阳文苑》发表他的剪纸系列。《中阳剪纸》、《华韵春秋》、《古韵新彩》、《欢乐中国年》、《中国中阳剪纸》、建党90周年《吕梁书画剪纸作品集》、《中国年俗剪纸大赛发奖作品集》、《国际剪纸作品集》、《60周年中国剪纸研究》等书都收录了他的剪纸作品。他的剪纸作品构图新颖,典雅古朴,线条圆润而流畅,造型夸张而有度,形象深动逼真,色彩艳而不俗,富有时代气息,许多作品参加大赛并获奖,《中阳年俗·食文化》系列荣获中阳年俗剪纸大赛优秀奖;《祥龙送福》获祥和中阳剪纸展优秀奖;《十二生肖门神》荣获首届中阳剪纸艺术节优秀奖;《百鼠迎春》获中阳剪纸展创新奖;《中钢文化系列》荣获中阳纪念党90周年书画、摄影、剪纸展二等奖;《情系于民》荣获“讴歌新成就·献礼十八大”剪纸展一等奖;《挣扎》荣获“吕梁·税务杯”廉政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二等奖,并被吕梁纪律检查委员收藏;《碾眼里听孤家娶亲》荣获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展银奖;《华夏之魂》获得“红旗飘飘”全国艺术大展优秀奖;《根》获东风颂·中国剪纸艺术展铜奖;《生态家园》荣获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剪纸艺术展铜奖;《变迁》获第三届中国(北京)“风之魂”剪纸艺术博览会银奖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阳·全国剪纸艺术展”优秀奖;《体育系列三十幅》曾获2008年迎奥运剪纸大展优秀奖;《做豆腐打工族》曾获银奖,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等等。中阳电视台、吕梁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他进行过采访报道,2008年山西动漫公司邀请他设计了一系列剪纸作品。他富有个性的吉祥剪纸《百福图》、《百禄图》、《百寿图》、《百喜图》、《百福和合图》、《群英图》、《八仙祝寿图》、《沁园春·雪》等作品打入市场,走出山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中阳剪纸推向世界把中阳剪纸市场化、经济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此他于2012年3月随县委领导赴美国纽约参加了由中外文化中心和中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吕梁·中阳民俗剪纸艺术展”。他的不少作品作为礼品送给美国朋友。《百福和合图》被中国驻纽约的文化领事孔晶女士接受,为总领珍藏。
佳作之下必有盛名。赵子云现为:中阳县宁兴北校中小学剪纸兴趣班教师;中阳县老年大学剪纸班教师;中阳县剪纸协会副秘书长;吕梁市大众书画院理事;吕梁市市级剪纸传承人;山西省剪纸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剪纸协会会员。
看着这样的一位年轻人,谁能不肃然起敬,他打太极拳娴熟的动作,专注的神情给人一种力量,我相信,他将又向一个新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