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伤感散文
文章内容页

永远的怀念

  • 作者:刘爱年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3-27 18:03:15
  • 阅读0
  •   3月8日,女神节。我最爱的女神——妈妈突然悄无声息地离我而去,到另一个世界当她的女神去了,留给我无尽的痛心和怀念。

      勤劳能干

      母亲出生在1949年3月28日,家里和刚解放的新中国一样一贫如洗,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吃苦耐劳、勤劳能干的本性。从我记事时起就看见她像一只旋转的陀螺,没个停歇:清早忙活完一大家人(兄弟姐妹5个,外婆也随妈妈住在家里)的早饭,安顿好家畜后,便到田地干农活(老家田多、地多、山多,全家有十几亩田,几十亩山地,父亲是位民办教师,白天还要到校教书,家里的田地活儿大部分都落到母亲肩上),刨田种地、割稻插秧、摘茶清枝、砍柴挑柴……似乎没有母亲不会干的农活,甚至比一些男劳力还要厉害,像挑一百多斤的担子、和男人一样挣工分是家常便饭,连我要出生的当天还上山挑柴,以至于生我时大出血差点要了性命。中午也很少看见她休息,总是草草扒完饭就到田里、地里劳作去了,晚上又忙着给几个子女纳鞋底、打毛衣,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倦。昏黄的煤油灯光下,母亲专注地踩着缝纫机或是摇着纺车做衣织带的画面,镌刻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永不褪色。

      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每年的十一月,一旦大风过后,不管是半夜里几点,母亲总是将我们几个子女从热乎乎的被窝里喊起,打着电筒同她一起去山上扒松毛,母亲常说这时的松毛又多又好扒,但山上的那种阴冷和黑静却给我们小孩留下永远的阴影,直到现在都还特别害怕刮风的夜晚。那时家里很穷,母亲只有这样精心“算计”,才同父亲共同支撑起一大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子女的上学,家里的蔬菜、鸡蛋、桃子等只要能卖上钱的,都会被她计划着挑到十里外的新安街上售卖,换成钱后变成家里之需。记忆中小时候吃个鸡蛋都是一件奢侈的事,一般只有生日当天母亲才给煮个鸡蛋让我们躲在门后吃,家里偶尔改善伙食蒸个鸡蛋,我们兄弟姐妹都是轮流享受饭蹭蛋碗底的待遇。尽管生活很苦,但母亲也会通过巧手用最朴素的食材给我们炸红薯干、炒蚕豆、做切糖等,那种美味至今让我们回味无穷。

      让我最回味的是冬日母亲缝被的场景。太阳落山天仍微亮之时,经过一整天的曝晒,竹篙上洗得发白的被单被面有一股太阳的味道,暖暖的润润的,是该回到床上去了。只见母亲在院内对摆开两条长凳,利索地托下两扇院门放在上面,再拼上一张睡凳,抹去灰尘后,先将底下的被单摆好,再居中摆上棉被,盖上彩色的被面,然后将四个角有规律的折好,右手中指戴上顶针套,开始缝被了。小时候的我最喜欢闻着晒好的被单帮着牵被,然后饶有兴致地在一旁看妈妈怎么快速的下针顶针收针,不一会一床被就缝好了,那时自己还喜欢趁母亲不注意脱掉鞋上去滚一下暖和的被褥,总被母亲笑骂着赶下来。有时也好奇地缠着妈妈让我穿针顶针,可总是瘪手瘪脚的半天才缝上一针,母亲就会笑着再教我怎样戴顶针怎么用巧劲,可至今我还是没全学会。

      最值得母亲引以为傲的是80年代初,有一年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年幼的子女托土基(粘土加上草段和成泥状,再用模子固定成一块一块的,抹平晒干后相当于红砖,主要用于建屋砌墙),然后卖掉,用赚来的钱换购了一辆大板车,为后来家里的农活节省了不少挑担的气力。还有一年双抢时节父亲因为生病在市医院住院一个月,哥哥在院陪护,妈妈一人在家带着年幼的我和小姐姐竟然完成了十余亩田的抢收抢种任务,没有影响当年的收成,让人刮目相看。

      富有情调

      母亲初中文化,是生产队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读报识字的女性,正因为这点文化根基造就了母亲的兴趣爱好广泛,被戏称为富有情调。她漂亮,常年梳着两个大辫子,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年过年,大家总会聚在一起拍张全家福。她不仅爱听爱唱黄梅戏,还专门让父亲托人买了一台录音机(在80年代的普通人家绝对算是奢侈品),从此,悠扬婉转的黄梅戏时常飘荡在家中。母亲的记忆力特别好,不仅黄梅戏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连整段整段的唱腔都能一字不差地唱出。从小耳濡目染,让我熏染了这份爱好,至今《女驸马》《天仙配》等精典选段我都能有模有样的唱上一段。

      母亲热爱生活,特别爱养花。七八十年代受经济条件制约,只能在房前屋后种些牵牛花、洗澡花、蔷薇之类的大众花,每当走亲串户看见别人家漂亮的花时,母亲总不忘讨点花种回家种下,在她的精心栽培下,来年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给家里凭添了许多芬芳。近年因为脑梗腿脚不灵便很少外出,我便鼓励她重拾旧爱在院内养些花好消磨时光,兰草、茶花、菊花、映山红、腊梅等在母亲的精心侍弄下,茁壮成长,家里的小花园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也越来越多,一年四季,一走进我们家的小院,花枝摇曳,清香扑鼻,别有一种光景,也给母亲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坚毅乐观

      一生勤劳的母亲将几个子女抚养成才(五个子女除大姐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早早放弃读书回家帮助务农外,其余四个都考上了大学、中专等俗称吃商品粮的,在我们村屈指可数),家里经济条件随着我们相继工作后,也彻底好转,本可享受美好生活时,母亲却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从开始的吃药到后来的一天两针胰岛素,全身上下扎满了针眼,饱受病痛折磨,但她从没在子女面前说声痛苦,一直乐观的面对生活。每天“指挥”着父亲操持家务、种菜养鸡,日子过得也算幸福。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家里的菜园不仅产量高,菜品也好,她每周都要通过各种途径给我们几个住在城里的子女捎上一袋绿色蔬菜,听到我们夸赞她的菜特别好吃时,脸上溢满了快乐。每当我们回去,总是急着将刚拣的新鲜鸡蛋按户分好,让我们别忘了带回家。

      她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怎样端碗,怎样执筷,怎样坐桌,读书用心……这些规矩在我们家执行得非常严,稍有做错就会被责骂甚至罚打,以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念从小就潜移默化入心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谦和礼让、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也是母亲教导我们为人做事的原则,让我们从小养成了善良正直、积极乐观的品性,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待人热心热忱,是“开心果”“小太阳”,这一切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以我们子女为傲,我们以母亲为豪。

      对待子女,为母则刚的精神也是刻在母亲的骨子里。至今让我难忘的是1994年我考上桐城师范,因为责怪父亲改掉了我填报的普高志愿,上学时坚决不要家中最见多识广的父亲送,母亲不放心我一个人去,执意要陪我到城里师范报到,至今我都没搞明白本就晕车又没出过远门的她后来是怎么独自回家的,现在想来这就是伟大的浓浓的母爱了!

      母亲与父亲从不过生日,他们总说生活好天天都是过生日,不必搞那些形式的东西,影响子女工作。有时他们的生日恰好逢上假日,我们赶回家时,母亲还不忘唠叨着“别耽误工作”“别影响孩子学习”,我们给的孝心钱从不收一分,偶尔买些鞋衣之类的还被她嗔怪乱花钱,新衣新鞋也舍不得穿,离世时我们帮助整理房间时,柜子里的新棉毛内衣、羊毛衫、袜子等竟然有十几套都没拆封,让我们做子女的十分内疚。

      母亲一直都是生怕给子女添麻烦的人,头疼发热不到万不得已从不告诉我们,进城看病也不让我们开车去接,不是和父亲开电瓶车就是坐公交来,上午看完病抓好药总是马上再赶回家,说子女们都上班不能影响。有时半天不行,也是自带干粮自行解决中餐,不愿到我们家吃饭,实在拗不过时,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只能搞几个菜,吃剩的饭菜坚持带回家。家里的空调只有我们回去时才开,城里的新房总是借口说住不习惯,添置物品只会挑便宜的……其实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她一生节俭的习惯,很难改变,慢慢也习以为常、任由她心,但在2011年终是酿成了一件憾事。那一年,家里发生一点变故,我们少了对她的关心,没想到母亲突发脑梗,可她又不愿麻烦子女,以为只是头昏,迟迟没有打电话给我们,硬扛到第三天实在不行了才让父亲告诉我们,当我们将她送到省立医院时,上车还能行走的她下车时已经不能走路了,后来医生说主要是出血时间拖长了,虽经竭力救治,终是落下个半身不遂的毛病。一向爱美要强的妈妈当时也接受不了这种双重病痛折磨的现实,但在我们大家的鼓励安慰下,她很快调整过来,十几年来一直坚强乐观地生活着,还时常给我们分享生产队的趣事和她的快乐,生怕我们担心。就像这一次,她走得这么突然、没留下一句话,我怀疑也是硬扛着不愿连累家人,殊不知她的这种干干脆脆、不愿连累会给我们子女心里留下多深的痛和悔意。

      3月8号那晚我赶回家时,摸着躺在床上安详如昨的母亲的双手和额头,温暖温暖的,根本不相信她真的离开了我们,只是惊慌失措地问身边的亲人“妈妈怎么睡着了,怎么不理她的小女儿呢?”当送她的鞭炮响起时,我才发现这确确实实是一场噩梦,妈妈真的离我们而去了,不由得号啕大哭起来,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没有食欲,没有睡意,整个人浑浑噩噩在床边陪了母亲一天两夜,第三天早上当母亲被抬上灵车时,想着母亲从此再也回不了家了,心一下崩溃了,控制不住又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没有长久陪伴、没有留住母亲的歉意。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段时间,我常常夜不能寐或半夜惊醒,既恨母亲的狠心,又恨自己的粗心,将妈妈弄丢了,千万次担心害怕的事为什么这么早发生在我身上,这真是一场梦吗?一向乐观的我没了笑容,生活没了方向,失落的心不知何时才能找回?

      3月28日,母亲生忌日。翻看日历,竟然发现1949年与2025年的公历、农历完全重合,这难道是冥冥中的天意,生死轮回,生命不息,母亲离开了但从未真正离开。

      谨以此文纪念远在天堂的母亲。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永远的怀念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sanwenshige/23910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黑米粥黑米粥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41
      • 获得积分:816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