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文章内容页

招安时,吴用为什么不穿战袍金铠

  • 作者:李砚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4-18 12:24:46
  • 阅读0
  •   第82回,“众头领都是戎装披挂,惟有吴学究纶巾羽服,公孙胜鹤氅道袍,鲁智深烈火僧衣,武松行者香皂直裰,其余都是战袍金铠,本身服色。”吴用为什么不穿战袍金铠呢?

      我们先看前次反对招安的人。第71回,宋江如愿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便提出招安。武松第一个反对,李逵也反对,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吴用劝道:他是个粗卤的人,何必挂怀。宋江借机说武松,不晓事。鲁智深为武松辩解道,满朝文武,多是奸邪。招安,明日一个个各去散伙。众人当日饮酒,终不畅怀。李逵不过是宋江手里的一颗棋子。李逵的反对,是宋江让他跳出来,试探众人对招安的态度。

      第71回,武松、鲁智深刚反对了宋江招安,紧接着第72回,宋江要进京城去,会宋徽宗喜欢的妓女李师师,想走李师师的门路获得招安。宋江带的人就有鲁智深和武松。这真可谓一打一拉,笼络二人。这一招,在宋江来说,其实不足为奇。

      第75回,陈太尉奉高俅之命前来招安。跳出来反对的人有,李逵、鲁智深、刘唐、武松、穆弘、史进、六个水军头领。李逵不说了。穆弘,劫法场后,宋江在他家歇脚,收为真正的自己人。他反对招安,不过是掺沙子。史进凭向王进学得十八般武艺,刘唐凭初上梁山的那点功劳,跟着瞎起哄。六个水军头领,李俊是宋江的铁杆,他领着他的两个弟兄童威童猛,不过是为了安抚头脑简单的阮氏三兄弟罢了。真正反对招安的,还是鲁智深、武松。吴用事前料着这一番招安不成,“等这厮引将大军来到,教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吴用考虑的是招安的时机不成熟,而不是反对招安。

      我们做了以上分析,就可以回答招安时,吴用为什么不穿战袍金铠了。这是宋江的驭人之术。招安时,公孙胜鹤氅道袍。公孙胜本就是道士,宋江不予考虑。宋江思虑的还是真正反对招安的鲁智深、武松二人。

      宋江本是要实现他的“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的目标的。这就得依靠他手下的弟兄们为他卖命。可他知道,他手下的弟兄们,有的出工不出力,有的滥竽充数,有的心有余力不足,而真正能为他真刀真枪拼杀的,还得武松、鲁智深。在反对招安的一片叫喊声中,有做做样子的,有随大流的,都不足为虑。而真正反对的,却偏偏是武松、鲁智深。宋江要二人为他卖命,就不能不顾及他们的面子,不能让二人孤单。其他人反对,他们看不起,不足已填补鲁智深、武松二人孤单的心理。宋江就想到了吴用。吴用在梁山的地位无人撼动,可谓以一顶百。招安时,让吴用也不穿战袍金铠,跟他们站在一起,二人就不孤单了。这是宋江驭人很深的一招。事实也证实,后来打败金军,平定田虎、王庆,擒获方腊,都可以看出武松、鲁智深二人是何等的卖力。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宋江的这一招,充分表现出宋江极端自私的性格。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也好,情节也罢,都是由人物性格决定的。而人物性格却不是一下暴露出来的,有的可以说是隐藏得很深的。

      第120回,宋江想到,他死后,怕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毒死了对他忠心耿耿的李逵。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他的“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昔日的什么生死弟兄,都不在话下。临了毒死李逵,可谓宋江自私心理(性格)的极致。而用吴用填补鲁智深、武松的孤单心理,让二人为其卖力,可谓宋江自私心理(性格)隐藏极深的一招。如此行为,使宋江的性格凸现,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极其深刻。

      招安时,吴用不穿战袍金铠,就是宋江驭人心机和自私性格的表现。

    【审核人:雨祺】

        标题:招安时,吴用为什么不穿战袍金铠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gushi/zlgs/24099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冷雨冷雨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
      • 获得积分:107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