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世时,就曾想过要记录他的点滴,但又一直不当回事,就把此事给搁置在哪儿了。此刻因修撰家谱需要,看来不写写是不行了。但未曾提笔就伤心,泪目了,父亲生前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地涌入眼帘,父亲留给我们的财富太多了......。
父亲名叫闫书则(1935—2022),2022年11月24日因病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7岁。父母一生辛劳,共养育三子一女。上世纪60年代末,父亲被晋庄供销社委任东郊(本村)做代购代销员,负责供应村里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任劳任怨,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3年。那时候我是最幸福的那个孩子,每年七月初七是晋庄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父亲总是背着我赶会。当时的火烧(烧饼),水煎包是我的最爱。我想吃什么,父亲准时能满足我。父亲的话很少,和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要听话,你们到外边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咱们不惹事。
记得那是1997年春末夏初,我正在修房子,父亲每天总是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给我备料了。母亲也不甘落后,早早起来给匠人烧水做饭。我说,你们别起那么早嘛。他们就说,你事多,大队忙,我们能帮点啥就帮点啥吧。看着他们那劳累的身影,我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
每每想起往事,心里总会泛起一阵甜,涌起一阵暖,时而心酸。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时候我和父母的交流的情景,我历历在目。我的母亲名叫侯其英,今年已82岁了,但身体状态还不错。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睦邻友好,又勤劳俭朴,持家有道,家人及村民们无不称赞。常记得上世纪70年代时,每天放学后就会看到母亲那忙碌的身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尽管白天在集体地里干活,挣工分的她,已经很累了,但在晚上还要为我们兄弟姊妹洗涮或缝补衣服。累得实在不行了,就伸伸腰、转转脖、揉揉眼、搓搓手,然后接着继续做。一次我问母亲,您这样没明没夜的做活,不累吗?她笑了笑说:傻孩子,能不累吗?但你父亲由于工作忙,常常顾不上照顾家,妈妈不忙点行吗?再说,为了你们,妈妈再苦再累也值得!从那以后,我就尝试学着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亲不仅对我们寄予厚望,而且教育有方。总是教导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好好学习,而且还要学会做人做事。一生都不要忘记这十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我们一定要牢记他们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时过今日,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父母一辈子的艰辛,真的不容易!我想说:“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我们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