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物业通知像一块小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今日停电检修,预计持续至晚七点”。我站在厨房门口,望着冰箱发呆,脑海里快速盘算着:冷冻室的肉、冷藏室的蔬菜...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妈,咱们去新房吧。”我转身对正收拾餐桌的母亲说,“那边有燃气,中午可以做饭。”母亲说:“正好带二宝出去透透气。”
计划外的家庭迁徙
四月的阳光已经带着初夏的热度,照得车前盖发亮。母亲坐在后排,手里提着装满尿不湿、湿巾和玩具的妈咪包。
“先去超市买点包饺子的材料吧。”我转动方向盘,阳光透过挡风玻璃洒在仪表盘上,此时室外温度已经达到26度。
超市里,买了三分肥七分瘦肉馅。两块多钱的饺子皮、一包紫菜和几个鸡蛋,准备再做个紫菜蛋花汤。
新房里的忙碌交响曲
车开到小区时,二宝已经歪着头睡着了,长睫毛在阳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找车位时,母亲轻声说:“让他在车里多睡会儿,你先上去开窗通风。”
四月底的风带着几分任性,我刚推开新房的门,一阵穿堂风就掀起了窗帘。两周没来,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尘埃味。我快步走向各个房间,推开所有窗户,让春风尽情地穿行。
简单清扫后,我下楼接母亲和二宝。阳光下的母亲抱着熟睡的二宝,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风太大了,”她小声说,“差点把二宝的帽子吹跑。”
生活的烟火气
回到新房,二宝在卧室继续他的美梦。我打湿抹布,开始擦拭家具上厚厚的灰尘。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剁馅的“咚咚”声、水流的“哗哗”声、碗碟相碰的“叮当”声,这些声音像一首熟悉的交响乐,让空荡的新房瞬间有了温度。
“这胡萝卜调过后会出水,拌在肉馅里馅就柔软好吃。”母亲把调好的馅料端到餐桌上,开始包饺子。她的手指灵活地翻飞,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很快排成了整齐的队列。我擦完桌子,也洗了手加入其中。
“你捏的褶子太松了,”母亲笑着示范,“要这样用力一挤,饺子才不容易破。”她粗糙的手指上沾着水在饺子皮边缘抹着,这双手包过的饺子,怕是能摆满整个小区了。
生命的馈赠
午饭后,母亲带着醒来的二宝在客厅玩耍,我走向阳台去查看那些被遗忘的绿植。阳台打开的窗户穿过一缕热风,四月的阳光已经把这个朝南的阳台变成了温室。
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头一紧:曾经茂盛的绿萝只剩下几根枯黄的叶子,多肉植物变成了干瘪的标本,袖珍椰子的叶子全部枯干发黑。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清理这些“植物遗体”,空花盆一个接一个被摞在一起。
就在我准备起身时,一抹鲜绿闯入眼帘——角落里那盆芦荟,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深绿色的叶片肥厚饱满,边缘的小刺依然锋利。更令人惊喜的是,盆土表面冒出了五六株嫩绿的新芽,像一群好奇的孩子探出脑袋。
“妈!快来看!”我忍不住呼唤母亲,“这盆芦荟不但没死,还生了这么多小宝宝!”
母亲凑近看了看,笑着说:“没想到这盆芦荟这么顽强,一个冬天没人照看竟然还活着!”
我小心地抚摸着芦荟厚实的叶片,忽然明白了什么。在无人问津的寒冬里,在所有同伴都枯萎凋零的环境中,它不但坚持了下来,还孕育了新的生命。这多么像我们的生活——在看似艰难的时刻,总有意想不到的生机。
生活的滋味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云朵染成了橘红色。二宝又睡着了,小嘴微微张着。红灯时,我透过后视镜看到母亲正轻轻拍着二宝的背。
“妈,今天的饺子真好吃。”我突然说。
母亲笑了笑:“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不过紫菜汤确实煮得不错,你多喝点汤水,对奶水好。”
我想起二宝拒绝奶粉时的哭闹,想起自己为了增加奶量喝下的无数碗汤。生活就像那盆芦荟,在看似贫瘠的土壤里,总能找到生长的力量。
车继续向前行驶,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那盆顽强的芦荟被我留在了新房最显眼的位置——它不仅是一株植物,更是一个温柔的提醒:生命自有其韧性,而我们,永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
在这个意外的停电日,我收获的不只是一顿美味的饺子午餐,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活课:即使计划被打乱,即使环境不完美,生命依然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就像那株在无人照料时依然茁壮成长的芦荟,在缝隙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