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种子,就要用心灌溉,别着急,花终会开。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更要多一些耐心,允许他们稍微慢一点,我知道等待和关爱一定会让他们变的更好,可能不是今天,但早晚会有这一天,让我们一起坚信且期待美好的出现。
“在教育岗位上已有20余年,我深知自己爱学生,但教会我如何去爱的,却是那些小小的孩子们。”让教育真实地发生,要靠老师的自觉修为和实践智慧,而教师的实践智慧,来自对孩子们无条件的真切的关爱。下面就来倾听我和小赵的故事吧!
记得九月份开学报到时,看到小赵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太木讷了。给他说半天话,一句反应都没有。随着学习序幕的拉开,更多的接触,他让我觉得与众不同的事也越来越多。在学校期间,每天的教学进度就是一天一节知识,他每节知识都学得特别慢,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交不上来,问他会不会做?还总是点头示意会做,但就是交不上来作业,我想会做作业怎么可能总迟迟交不上来?肯定是他不会做,却不敢问老师,然后我就给其他同学安排任务,谁教会了他,奖励积分。然而挑战的同学很多,成功的却没有。都说他总不说话,也不写字。我还经常利用每天下午的大活动时间或下自习课后的时间,给他补课,结果每次来,不管我怎么跟他讲话,他都不回应。在那段时间里我陷入了沉思……之后根据他的情况我跟他的家长沟通好,允许他有自己的节奏。
当我把心态调整好了,允许接受他慢节奏的时候,“奇迹”反而出现了。记得那段时间因疫情严重不能开学,只能在家里上网课,谁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我就登记好名单。周日班会时间我会通过发视频会议的形式,通报一些本周未上课的学生和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我看出来他每次都能按时去听直播课,但作业就不能按时提交了。无奈之下我把本周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等他们把作业完成并批改后,才可以离开会议。
记得那是网课的第一周结束后,周日那天我发起的视频会议从下午两点一直到下午六点才等到他把作业完成,虽然时间很长,但他特别有耐心,在这中间作业反反复复改了好多遍,但他能够要求自己必须完成后才肯离开,虽然慢,但他的学习精神,真的很让我佩服。后来到校后我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有存在感。这样他还挺阳光的,每天都很开心。我问他你喜欢上学吗?他竟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啊!”我有点小意外,追问:“为什么?”(其实还有句话怕打击他没出口,“你每天在学校听不懂课,又不会写作业,不会头疼吗?还喜欢上学!”)“因为学校可以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啊!”我问他学到知识有啥用?他说可以让他变得聪明,也会让他自信,长大了还可以找个好的工作单位。
我听了之后,特别震撼,笑着点了点头,夸他真懂事。他又接着说:“我喜欢上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科学课……。”“你还喜欢上数学课?”我有点惊讶了,我常追着他要作业,不会写,常常是抄也要让他抄来,他还喜欢上我的数学课?我有点受宠若惊。“对呀,数学课可以让我变得聪明呀!”他有点小得意地说:“你还会点我回答问题,我有时能答对,你还会表扬我。”听完这番话,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丰盈,精神的富足。我也相信这样的学生一定会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的人。
在我们的班级里没有相同的孩子,也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孩子。哪有孩子不想好,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暂时的掉队,只要我们耐心一点,多关爱他们一点,允许他们稍微慢一点,多等待他们一些时间,相信他们一定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