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老屋,家族的守望者

  • 作者:张志荣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22 09:52:51
  • 阅读0
  •   在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余脉的古浪县,有一个名叫大鱼的村庄,是原干城乡的中心地带,东接新堡乡,西临干城村,南频天祝县旧寺沟村,北傍永丰诸村。地处天祝、古浪、景泰三县交接处。坐落在毛毛山下,上个世纪初,林木密布、气候潮湿、水草丰美。后来,因战乱匪患,烧砍乱伐,地表裸露,气候干燥,往日的“青山绿水”不复存在。后幸政府支持,乡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一度裸露地表逐渐恢复生机。大鱼村曾是交通要道,村中有十条(古浪县十八里堡乡至景泰县一条山镇)公路、天景(天祝县华藏寺至景泰县)公路穿村而过。

      “大鱼”村名的由来,无法确切考证,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历史上大鱼村属于永登县东山区管辖,有一年县太爷去花庄子村办案,远远望见大鱼村上方瑞气环绕、祥云笼罩、山环水抱,景色宜人,且庙洼和山根洼貌似两条鱼儿,因而得名。

      2019年,大鱼村响应国家下山入川的号召,整体搬迁至黄灌区黄花滩。现在,大鱼村还静默矗立着一栋老屋,它就是“大鱼村百忍堂张家老屋”,虽然岁月在其表面刻下了斑驳痕迹,但也留下了时间的见证,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栋老屋,就是张氏家族的守望者,它见证了张氏家族一代一代人的成长与变迁。

      为了保留老屋,经原房产所有人张志运申请,古浪县干城乡政府报县文物部门批准维修,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张氏后裔响应“拯救老屋”的号召!捐款50多万元,于次年清明节开工翻修。老屋建筑格局为四合院,屋顶四角的飞檐,梁柱上的雕刻,使人想起古老的民族建筑风格,也唤起了家族的自豪感。

      “百忍堂”张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以“忍”为家训,闻名于世。“百忍堂”张家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张公艺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处,受到了唐高宗的赞誉,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我们这一分支,据家谱中称:“我张氏原籍河南,迁至甘肃永登(何年何月不详),后迁至大鱼沟,为一祖之后(依当地庙儿台、黄羊沟老莹推定应是乾隆末年迁居大鱼)。”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家族的繁衍,逐渐在大鱼村定居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历史的长河中,家族成员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多种职业,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初始老屋,据有关资料认定下限时间为光绪29年以前,以木材、砖石和泥土为主要建材建筑,历经风雨侵蚀,墙体已显斑驳,部分已破碎脱落,依旧屹立不倒,顽强守护着这片家园。据武威市考古所认为是研究该地区古民居不可多得的宝物资料。当地老人称:红军西路军曾在院内起灶做饭。大鱼村乃周边乡亲的先人们,过节拜年走亲访友,都在此老屋留下过身影。

      老屋大门是对开的木门,用桐油粉刷,显得雄伟而高大。门上方悬挂着由甘肃省人大原副主任杨作林题词的“百忍堂张家屋‘乡村博物馆’”牌匾,南屋正中上方悬挂着由原武威地委书记李保卫题词的“大鱼村百忍堂张家老屋”牌匾。

      老屋全部木制结构,支撑房屋的柱子都是坚实、粗壮的圆木,支撑圆木底部是一个个石鼓。外墙不开窗,窗子朝内而开,是很精美的木窗户。屋顶覆盖的青瓦,布局错落有致,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古朴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院内地面用青砖所铺,每一块青砖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老屋,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张氏家族数代人生活记忆与情感纽带的承载体。

      老屋的外观并不华丽,甚至显得有些朴素,但每一块砖石都透露出一种坚韧与执着。平时老屋的门窗虽然紧紧关闭,将过往的岁月都锁在里面。每当夕阳西下,老屋的轮廓在余晖中渐渐模糊,但那份沉静与庄重却愈发清晰。

      走进老屋,一股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光线略显昏暗,家具摆放得井井有条,透露出族人的勤劳与智慧。这些家具,有的已传承数代,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故事。墙面上挂着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郭承禄的墨宝及本族家人书法爱好者的字画。多属族人放下锄头握笔头,脱下田装摸纸张的纯真精神,一代一代相传,致力传承了家族有史以来的耕读文化、勤俭精神。

      张氏家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且团结的大家族。数代以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族人白手起家者有,自学成才者有,金榜题名者有,政界教坛人才辈出,商海公司频有鳌头。中医世家,省级榜名,闻名遐迩;戎马从军,保家为国,立功受奖者亦有之;工农商学兵,五湖四海全,最美筑路人,能工巧匠者各行各业各显神手……可喜可贺可敬。

      现在老屋虽显得古朴与宁静,但它依然承载着家族成员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每当春节、清明节来临,家族成员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到老屋,打扫卫生、贴对联、摆物件,或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与经历,感受着那份来自家族的温暖与力量。那一刻,老屋仿佛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族人在岁月的长河中找到了归属感。

      为了不断拓宽老屋其功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博物馆”,发动族人收集了一部分旧农具、农家艺用器物、传统手工创作、老照片等等,以营造老屋博物的氛围。2022年8月6日被古浪县政府确定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荣登县域文化遗产之名录,次年春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如今,大鱼村的百忍堂张氏家族已经繁衍出多个分支,家族成员也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和领域。他们继续传承着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而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老屋,家族的守望者。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更替,承载了数代人的悲欢离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家族成员身处何方,这座老屋都将永远是他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是他们灵魂的归宿与寄托。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老屋,家族的守望者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tianyuan/23872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