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人总是要有所表达的

  • 作者:清素笔调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11-30 18:57:47
  • 阅读0
  •   那么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呢?表情、行动,更主要的是语言。

      娜达丽雅,是一个三十开外的女人。她朝气蓬勃,身体结实,眼睛里带着讥诮的笑意,舌头特别灵活而尖刻。她受到她所有的女伴的器重,大家都找她商量各种事情,都尊敬她,因为她干活麻利,衣服整齐,还因为她送女儿到一个中学校里去念书。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当一个太太。她讲话的时候,大家都不开口。

      不开口不等于没有要表达的思想。在背后,这些洗衣女工对比自己强的人的表达(议论)是极尽讽刺挖苦:说哪有那么容易,也许她学不到头就死掉,说有学问也不见得都过得舒服,说其实娘们家不识字人家也要,说娘们家的聪明不在脑子里。(162-163)

      这一番议论,将娜达丽雅与这些洗衣女工区分开来,更加突出了娜达丽雅的能干、聪明,与她们的不同。尽管苦难的生活压迫,娜达丽雅最终当了一个街头的娘们。(394)

      高尔基的东家承包了工程。每到星期日工人们就到东家的家里来结算工钱。“我的东家一面开玩笑,说俏皮话,一面极力少给他们钱。他们也极力多要他的钱。”他们争吵,互相说对方“滑头得很”。(358)心里的话总是要说出来的,似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我的东家也学着他们的腔调喃喃地说:‘我有什么办法呢?这只不过是人家怎么算计我,我就也怎么算计人罢了。……’”(359)

      看一个“也”字,把“人家”、把高尔基的东家和庄稼汉(工人们)划到了一起。他们都是性情中人,都是被生活压迫的人,表露内心的想也都法赤裸裸的。他们是不是都还有点可爱呢?这样就把小说写得活灵活现的了。

      高尔基的东家让高尔基在工地上当“监工”,却为了省钱,又让高尔基把店铺要重铺的地板底下的土挖出去。“让流浪汉来做这个工作,就要给他一个卢布,而让我来做,就一个钱也不必给了。”高尔基告诉东家,由他挖土省下一个卢布,却总要损失十倍之多。(414-415)因为高尔基不能去监督工人偷东西了。

      东家却“对我挤一下眼,说:‘行了,别装佯了!’”东家认为高尔基是与工人们串通偷东西的。一句“别装佯了”,东家又将高尔基和偷东西的工人划到了一起。其实东家就偷东西,他看见被人忘记拿走的茶炊、食具、地毯、剪子、箱子、货品,也统统送回自家的堆房里,让高尔基修改物品清单。(415-416)东家之于高尔基可谓以己之心度人腹。自己是什么人也是掩盖不住的,他自己就非说出来不可。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高尔基的东家常让高尔基到小铺里去买面包。小铺老板有许多花花绿绿的小书。高尔基每读一册就要花一个戈比。这时爆发出读书热情的高尔基,(178)不觉得已欠下小铺老板47戈比。(180)小铺老板就威胁高尔基要扣下东家的钱来抵债,或把高尔基送到法院,先查封财产,再送到西伯利亚之类服苦役刑的地区去。(181)

      高尔基没办法还债,决定偷东家的钱了。可东家平时对高尔基很信任,知道高尔基不偷东西。现在决定偷了又难于下手。(181)

      这时,东家看出了高尔基不正常,就问高尔基,是生病了还是怎么的?高尔基就老老实实地把伤心事对东家说了。(182)东家给了高尔基半个卢布(合五十戈比)。(182)

      小说情节发展至此,我们看像不像我国传统写作的布局技巧陡转呢?读书—欠债—威胁,一步一步将高尔基逼迫到说出了心里的伤心事的地步,最后东家意外给高尔基钱,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181)的事,陡然解决了。被迫说出也是总要有所表达的一种。

      小说就是这样,通过符合其人其事其境况的表达(小说人物的语言),将小说人物立了起来,在读者心里留下不灭的印象,把小说写成不朽的作品。

    【审核人:雨祺】

        标题:人总是要有所表达的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zhuantiwenzhang/22636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清素笔调清素笔调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
      • 获得积分:107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