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冬天的早上,门铃声像片被风吹斜的落叶,轻轻响起,听来,像是门铃快没有电了。刘玲揉着惺忪睡眼开了门。一看,是对门的阿婆裹着褪色的厚厚羽绒服,白发梳得一丝不苟,时光的褶皱刻在她的脸上。她站在门口问:“闺女,我把房子卖给你好吗?”
天冷,她赶紧将阿婆迎进门,让她坐下说:“阿婆,我这套二手房已经买下来了,不想再买房子了。”
阿婆诚恳地说:“如果你买我房子,我不要你钱。”
刘玲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阿婆。她不贪财,有车有房,现在操持着一家公司,独身生活,既自由又稳定。
阿婆见她不信,就补充说:“但,有个要求,你每天早晚各敲我一会门,如果我答应了,你可以走了。如果没答应你,拜托给我在国外的子女打个电话。”
刘玲看着阿婆瘦小的身影,终于理解了她的意思。阿婆补充说:“闺女,我走的时候,最后你送我一程。”
有一股寒气背剌到刘玲的心里。经了解,阿婆87岁了,夫妻俩都是教书育人的,老伴3年前走了,她空守着130平方米的套房。一儿一女,一个在英国,一个在美国。刘玲买这套二手房才2年,这些她都不知道。只觉得对门住的只见阿婆一个人,有时候顺便把阿婆门口的垃圾带下去。从那天开始,刘玲每天早晚敲阿婆2次门。她也并不是为了房子,而是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她也做个阿婆的思想工作,找个好一点的养老院去安度晚年。阿婆却说:这里满屋子都是老伴的身影和感情,不想离开。
每到周末,刘玲有时间就给阿婆做点好吃的。平时,带点新鲜的水果,给阿婆削好,陪她坐一会。冬至那天,刘玲带了一份桂花酒酿元宵给阿婆。她捧着青花瓷的双手在抖动,桂花蜜顺着虎口流下来,刘玲用餐厅纸轻轻给她擦干净。那次,刘玲出差3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敲阿婆的门,里面没有动静。她心里有点慌乱,找来了物业,同时,报了警。门打开一看,阿婆已经走了。她躺在床上,靠着背垫,手上是翻开的一家人相册,还有电话本子。暖气冷了,生命停止在孤寂的刻度上。刘玲给远在国外的阿婆儿女打电话,他们都说走不开,让刘玲处理一下妈妈的后事。她听见了电话那头的风雪声。
刘玲送走阿婆后,站在空荡荡的房子里,一阵心酸涌上来,心想:要是儿女不是那么优秀,要是儿女在身边,他们一定会送阿婆最后一程。
她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她们那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想过独身生活的人很多,都会孤独终老,如果没有一个亲人陪伴,那将是多么凄凉。
楼下传来最近很火的歌曲《搀扶》,刘玲开始重新审视是否还要独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