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故乡春社日,祈福兆丰年

  • 作者:伍如海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16 00:08:03
  • 阅读0
  •   家乡的陈支书来电说,明天二月初二,老街组织一年一景的“二月社”,相邀回去参加,适逢周末,便应了陈支书。

      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节日社日节。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因此也称“土地诞”。更有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多在这一天理发沐浴,祭祀祈祷,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乡的风俗,以二月社为春社日,敲锣打鼓舞狮以喜庆,人们相约以闹春。

      乡下,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土地公,土地公所居处设有社坛,我们家乡一带地方直接称为“土地”或“社山”。设社坛一般以一颗比较古老的榕树为依靠,这颗树是这个村第一位迁徙到这里安家的先人所种,是他种下这颗树,烧上香,告知这里的土地公,我们要在这里开枝散叶,请求庇护。年复一年,随着人丁兴旺,树下便安置香炉、神台等设施,供村民拜祭。香炉大小一般与土地公所管辖的人丁多少有关,人多的村落香炉就比较大,人少的香炉就小一点,香炉前,留有通道,方便上香。再过,便是一张用石头或水泥做的大大的神台,用于摆放拜祭贡品。

      每逢过年过节,村里人家就会带上三牲贡品到社坛拜土地公,拜社可以说是过年过节必须有的一个环节。除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拜,有些人家里有喜事也去拜,再虔诚的,逢初一十五都去拜。

      二月社闹春的所有活动围绕着社坛进行。

      活动由社头统一组织,社头一般是村里几户人家轮值。今年是你家来负责,明年是他家来负责。像我家乡在镇上,却是以小组形式轮值。因为,镇上除了3个村民小组之外,还有很多工商个体户和在机关单位上班的人家,于是,便把村民小组之外的人家编为机联组,二月社活动就由北队、中队、南队、机联4个小组轮值,轮值到的小组的组长便是这一年的社头。

      今年,轮值到南队。南队提前了一周时间早早就开始做准备。首先,确定活动经费社钱的集资标准,然后,安排专人到各家各户收社钱。收来的社钱,除了社日闹春的纸宝香烛、烟花爆竹、社肉、请狮子队等开销外,结余款项累积起来,可用于社坛的修缮,老井每年的清理等等,待明年做社前,将结余交由明年的社头统一安排。

      生活还没有那么富裕的年代,社钱可以捐钱也可以是大米,捐大米的,一般是每户人家纳三斤米,抵五角钱。纳米时,以一斤装米筒作量器。那年,安排到劏狗二哥去收社钱,他拿的米筒是特制的,特大号,他的一斤筒的是一斤三两的量。这三两的差,你我可想而知其中的玄机。社员们也不跟他计较,因为,劏狗二哥鳏寡孤独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谁也没有为难他。有时还跟他开玩笑:“阿二哥,今年又丰收呐。”他也总是满脸笑容地说彩头话:“出了社,大家都五谷丰登,八方来财,人丁兴旺!”纳米的人家同样满心的高兴。

      初二日,天刚放亮,南队的一班人马就开始忙碌起来,有搬台凳的,有搭灶生火的,有刷锅烧水的,有洗米熬粥的,有去市场采购的,有布置社坛的,为土地公清理打扮时,特意将香炉两旁的对联换新:“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横批“平安”。这是唯一一首对,年年如此,足见婆婆的一片婆心。

      杀猪师傅王辉来得最早,指挥几个帮手忙这忙那的。随着王辉他白刀进去红刀出来,一阵撕心裂肺嗷嗷的猪叫声响彻整个圩街,3头膘肥的大猪在烧开了锅的开水的水雾之下翻滚着,不一会功夫,就变成了浪里白条。

      杀猪声就是号令,除了南队的人马之外,好多其他社员也主动来到社坛帮忙,或递这个或抬那样,没有能帮上忙的,也在旁边指点着。小孩子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不时,大人还给他们几声吆喝。社坛呈现出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8点38分,狮子队从北面街口处舞将过来,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家各户开门纳福纳财,喜迎醒狮带来的运势。

      8点58分,醒狮来到社坛后,社头便把香烛点起。接着,醒狮先行三拜礼,然后,舞动狮头从右到左绕神台一周,绕的过程中须咬神台四角,最后,回到神台前面再行三拜礼,礼成。这时,专人点放烟花炮竹,烘托舞狮的表演气氛,燃放的烟花炮竹比过年除夕还要大阵仗。

      这时,社员们都从家里往社坛聚拢,作揖问好,欢声笑语,然后,纷纷拿上碗筷,盛上一碗刚出锅的社粥为早餐。这社粥是用猪肉、猪肠、猪肝熬的热腾腾的一锅,各家各户,男女老少,众社员在一起吃早餐的场面,别是一番风景。

      时间来到9点38分,3头膘肥的大猪开膛后摆上神台后,社员们便依次点上香烛向土地公公行拜祭礼,祈福,开春。一时间香烛纸宝烟雾萦绕,行拜之人虔诚至心。

      锣鼓声是不停的,醒狮在神台前的空地闹起春来。烟花炮竹不绝于耳,鼓手轮番上阵,打起不同节奏的鼓点。醒狮抖擞着维妙维肖的姿态,行将起来,跳将起来,把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景描绘出来,写在春暖花开的大地上。

      醒狮闹春时间,社头组织做社的一众人等忙着统计捐社钱的份数,忙着将膘肥的大猪过磅,最后,确定将猪肉分成多少份,每份多少斤多少两,称之为分社肉。

      大概半个小时过去,到了醒狮采青环节。社头拿起一头挂着用生菜裹着红包的竹杆,举在神台正中央。锣鼓声一阵醒棍,狮子高兴起来,左顾右盼,右盼左顾,时跃时蹲,突然,一个狮子回头,扑将上去,咬住生菜裹着的红包,几番努力,吞下红包,将生菜吐出还归社头,意示这方社稷蓬勃兴旺。此时,鞭炮响起,醒狮行三拜礼,锣鼓声起一阵刹棍,醒狮闹春的表演落下帷幕。

      醒狮闹春已毕,便到最热闹的环节--分社肉。社员们最盼望的时刻终于到来,几人操刀,几人过称,按份量标准,加加减减,再搭上些许猪杂碎,装袋一份。社员们主动的欢快地排着队,不挑不拣,随装袋的人递过来,拿在手上。社员们提着领到的社肉笑逐颜开,满心欢喜。这一袋社肉,装满了社员们对党对强国的感恩,装满了社员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急着回家的社员多是女人家,提着社肉往家里赶,挂念着和家人一起分享春社带来的福气。不急的大多是男人,男人总有许多不急着回家的理由,除了坐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外,便是蹲在一块扯那些天南海北,你敬我一支真龙,我递你一支玉溪。最关键的是,接下来办上的几桌酒菜,吊着他们的酒瘾。

      待社头招呼大家,斟上广西特有的公文包里的酒,吆五喝六的时候,社日活动进入到另一个热闹场面。男人们似乎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回忆与故事的世界,那醇厚的酒香弥漫在空气里,令他们沉浸在这份难得的惬意之中,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这股酒香烟消云散。

      酒过三巡后,男人们便都活跃起来,猜码声四起,男人特有的那种豪爽,不服输的天性显露得淋漓尽致,高兴么,男人喝酒不轮场合的。直到下午三点钟左右,一帮人众才攀头搂颈的,提着社肉迈着探戈步子,说是往家里去,但是,总有几个醉得找不着北。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故乡春社日,祈福兆丰年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ushisanwen/23824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