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盐城,你可曾来过?这里是东方湿地、黄海明珠。绵延的滩涂,奔跑的麋鹿,还有那丹顶鹤在翩翩起舞;我家在盐城,你是否听过?这里是百河之城,物产丰富。枯枝的牡丹,神奇的五谷树……”树有根,水有源,无论身处何方,也不管银丝几许,我都忘不了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故乡——大盐城。她是鱼米之乡、水绿城市,一个牡丹盛开的地方。农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在我故乡盐城境内有两处颇有名气的牡丹园,一处是被誉为“江苏奇花”和“中国一绝”的便仓枯枝牡丹。另一处是被称为全国“八大牡丹胜地”之一的黄尖牡丹园。每至谷雨时节,朵朵盛开的牡丹大放异彩,旖旎了春色,美醉了人们的目光。
世人皆知,枯枝牡丹,奇甲天下,源远流长。相传,武周年间,隆冬之日,女皇武则天到上苑饮酒吟诗,微微熏熏,却见苑内天寒地冻,百花凋败,一片苍凉。她突发奇想:我乃天子之威,让百花一夜开放,它们岂敢违旨?于是,便对百花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纷纷响应,一夜之间,全部绽放,惟独牡丹,抗旨不尊。武皇见状,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穷山恶水的洛阳。但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牡丹一到洛阳却昂首怒放,咄咄逼人,这下更激怒武皇,又下旨烧死了牡丹。岂料,翌年春,枝干焦黑的牡丹,花开更盛,艳丽夺人!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岁岁花开,年年璀璨。牡丹在烈火中不屈不挠,倔强桀骜,骨焦心刚,矢志不移,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牡丹仙子,人们赞誉牡丹为“焦骨牡丹”(即枯枝牡丹),起名“洛阳红”而名甲天下。
然而,于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京城洛阳后,牡丹从此衰落,一蹶不振。话说在元人入侵,南宋败亡之后,在陕西为官清廉的苏州枫桥人士卞济之,被迫举家隐退于盐城便仓。临行前,他特地从洛阳携带了红、白二枝牡丹,“植花明志,取其红者,以示报国忠心;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于是,有了卞氏宗祠古花园。后来的后来,就成了盐城便仓枯枝牡丹园,卞氏后人皆以牡丹励志。而卞济之子卞仕震曾任元朝两淮盐运副使,中年无嗣,往扬州真武庙,祷神求子,一年后生下元亨。卞氏元亨在溯源牡丹诗中记载:“世祖恩荣紫衣时,牡丹移自洛阳枝”。
卞元亨(1325-1415)晚年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盐城便仓枯枝牡丹园主。他自小不仅臂力过人,还能吟诗作文。其时,便仓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人莫敢近,卞元亨愤然发誓:“昔周处父射虎斩蛟,以除民害,吾当效之。”他赤手空拳,独身前往,搜寻虎迹。以脚蹴虎颌,使虎立毙;他能诗善吟,武功高强,辅助张士诚八年。著有《柏门诗集》《牡丹诗》等。公元1356年,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揭竿而起,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张士诚登门求才,拜元亨为殿左将军。《大明英烈传》记载:“有兵大元帅卞元亨扶保士诚得了苏州,称吴王。”又《洪武英烈传》中载:“卞元亨在吴王张士诚驾前为大元帅,跟随吴王张土诚转战八载。”在这些书中记录了卞元亨驰骋沙场诸多轶事。
元末明初,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闻卞元亨文武双全,登位九年(1377),三次征召卞元亨。而卞一心读书写诗,培育园中牡丹,在便仓做个名副其实的枯枝牡丹园主。卞元亨重建家园,将祖传红、白两种牡丹各十二株,分植于卞氏宗祠的东西两坛,左红右白,护以石栏,精心呵护。他以诗明志,以一句“恐使田横客笑人”,自比宁可自杀也不愿向刘邦称臣的齐国贵族田横。朱元璋得知,勃然大怒,遂将卞元亨发配至辽东边地充军十年。临行前,时值深秋,他目睹凋零牡丹园,感叹人世的沧桑:“草堂松菊晚凋残,犹有西园旧牡丹,自然枯枝存劲节,依依惟念故人还。”在卞元亨充军十年中,此花九年没开,直到第十个年头,元亨被赦免回家,正是隆冬季候,庭中牡丹却在雪中绽放,娇艳欲滴。卞元亨感慨万千,提笔赋诗:“牡丹本是手亲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这是将军张爱萍为重建便仓枯枝牡丹园而题的楹联。便仓枯枝牡历经700余年沧桑,如今不再是卞氏的家族遗产,它已然成为地域文化的丰厚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园区占地五十余亩,园内亭阁掩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观赏景点多达三十二处。枯枝牡丹与琼花、并蒂莲一道被誉为江苏三绝、花中奇葩。其枝干苍劲斑驳,貌似枯枝,却如铮铮铁骨,更有新芽吐蕾,常与秋霜、冰雪为伴,有梅之韵。在牡丹园的主园内,现有28株枯枝牡丹,其中有2株树龄已达700余年,10株树龄为600多年,16株为1985年牡丹园重新扩建时再度分植。园外还有近百个品种共计5000余株的牡丹。每逢谷雨前后,红色的“紫袍”、白色的“赵粉”两种枯枝牡丹开得艳丽迷人,浓烈的花香更是令人心醉。园里,一片片,一株株,一团团,一簇簇,躲在绿叶下,站在花丛间,燃烧着的云霞,漫天席卷,粉色娇艳欲滴,红色美艳妖娆,白色典雅高贵,玉色温润华贵,碧绿的叶子,挺直的腰身,分明是牡丹仙子的身躯,富贵、高雅、端庄、华丽、温柔、迷人……,道不尽的是枯枝牡丹的风情万种。
“年年谷雨花似锦,岁岁观花人如潮”,每逢花开时节,四面八方,男女老少,云集便仓,名人赋诗盛赞:“炎风炙叶残红去,冰雪摧茎锁玉楼,闻道人间寒已尽,浓妆漫步上枝头”、“盛世名园几度来,赏心悦目践衣苔,叶翻露气轻盈舞,花媚春风烂漫开”。枯枝牡丹因奇、特、怪、灵而驰名中外,古典小说《镜花缘》及明、清《盐城县志》均有描述记载。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三日内开花,准确无误。此时,满园花开,姹紫嫣红,犹如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衬托着花朵的叶片,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主干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朽,如干柴一般。更奇的是,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花分紫红、粉红两种,花蕊金黄。清人孙一致有《醉杨妃》诗赞曰:“风流当日擅红颜,天宝承恩独压班,尘暗胭脂零落尽,却余花影在人间”。谷雨前后,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令人惊异的是,枯枝牡丹颇具灵性。据悉,1949年新中国开国盛典、1959年国庆10周年、1972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87年喜庆中共十三大,枯枝牡丹均在隆冬季节再度开花。这虽然是自然界生态变化与政治事件的偶然巧合,却被一直传为佳话,成为祖国繁荣昌盛的象征。而1976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逝世,是年十月底,枯枝牡丹再度开白花二朵。每当谷雨过后,园内枯枝牡丹竞相怒放,满园姹紫嫣红,馥郁芬芳。真可谓“世代争传春富贵,谁知朽木发奇葩”。“叶翻露气轻盈舞,花媚春风烂漫开”,将便仓枯枝牡丹叶繁枝枯,姹紫嫣红描写得传神入骨。以奇、特、怪、灵驰名中外。这,就是我故乡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
而故乡的黄尖牡丹园,即盐城枯枝牡丹园东园,位于故乡盐城市东部(黄海最大的滩涂之上)30公里处228国道边,与世界珍禽异兽丹顶鹤、糜鹿自然保护区毗邻。她是全国“八大牡丹胜地”之一,始建于1960年,前身是智斌牡丹园。园内牡丹品种有五百多个,5万多株。具红、黄、蓝、白、黑、粉、紫、绿八大色齐全,拥有“青龙卧粉池、姚黄、豆绿、赵粉、魏紫”等国内珍稀品种500多棵。自2010年成立盐城黄尖牡丹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后,由先前的22亩,扩建到现有2008亩,规模浩大,气势磅礴,颇为壮观。园区设有展示馆、慧心坊、牡丹餐厅、天香茶楼、心扉广场等,是集牡丹观赏、花卉基地、水上娱乐、休闲度假、餐服接待为一体的生态公园,为黄海之滨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也是盐城最美景点。2015年获评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2016年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园静花留客,林深鸟唤人。每至春天,黄尖牡丹园游人如织。园外,来往车辆如潮。园内,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美艳润泽,芬芳馥郁,令人心旷神怡。那神采飞扬、花冠如盘(花径近尺,一朵花有280瓣)而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红、白牡丹花朵,红似胭膏,白如皎玉……微风拂过,牡丹摇曳生姿,翠绿欲流。绿叶宛若一泓春水,花朵恰似碧波上翩翩起舞的凌波仙子;那含苞欲放、暗香浮动的花骨朵儿,仿佛是一张张清丽羞怯的美少女的稚嫩笑脸。还有躲藏于红茎碧叶间的形如青嫩棉桃的花蕾,正孕育着浓烈的芬芳;那些酷似干柴的枯枝默默连接着土壤里的根须,支撑着繁茂的茎叶与花朵,犹如含辛茹苦、历尽沧桑的父老。而“七仙女”、“黑海撒金”、“四大美人”等牡丹,更是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久观,如痴似醉,流连忘返。人们置身于一片花海里,有与花儿作拥抱状,有与花儿作亲吻状,有对着花儿深情凝视,久久不肯离去,甚至流连忘返……随着咔嚓咔嚓,摄下了一张张永恒的美丽!真可谓“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作为盐城的市花,这里的枯枝牡丹奇甲天下,享誉古今中外。每年谷雨前后,便仓枯枝牡丹园和黄尖牡丹园的枯枝牡丹独放异彩,春意盎然,诗情画意。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四月盐城,蓝天白云,鹤舞天空,繁花似锦,香韵悠长。啊,我爱故乡盐城,更爱故乡的枯枝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