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读书感悟
文章内容页

赤壁之战的火攻计谋独出于孔明

  • 作者:刘一举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08 14:39:31
  • 阅读0
  •   小说《三国演义》问世几百年来,长盛不衰,火出了天际;忠、义、智、勇的英雄形象成了儒家文化圈内的精神内核。每每重读,心中不免翻江倒海。自己姓刘,所以对蜀军战事误判、战斗失利的场景扼腕感叹,恨不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全然忘记了这些都是罗贯中老先生的春秋笔法,为人物形象而铺垫,为情节发展而渲染。虽然最后蜀汉败给了曹魏,但从来都认为小说是部完美之作。不过,近年来重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后,突然发现了小说中的一个问题,真的!

      小说第四十六回,孔明草船借箭返回后,周瑜说自己有一计可破曹操水寨,孔明建议各自写于手心,看是否相同。待现出掌中之字时,两人相视大笑,原来写的都是一个字:火。后人赞曰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火攻的要领,《孙子兵法》“火攻篇”说,“火发上风,无攻下风”。长江在赤壁处呈西南-东北走向,孙权在江南,曹操在江北。时值冬月中旬,西风、北风劲吹,周瑜想用火攻,若从水路进攻,是逆风放火,岂有此理。电视剧中谋士提醒曹操要防止对方的水路火攻,曹操命人拿来火把,放在两人中间,曹操在北,谋士在南,西北风一吹,火苗烧到谋士脸上,曹操说: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这等常识,曹操懂,周郞不懂吗?

      莫非周都督另有妙计?比如从陆路进攻:派出一支尖刀部队,迂回过江,穿插于百万军中,来到曹军前沿阵地,放一排火,巧借风势,痛烧曹营水寨?非也!事实证明他没想过,也不敢这么想。因为,在连施“苦肉计”、“连环计”之后,周瑜甚是得意,“引众将立于山顶,遥望江北水面艨艟战船……正观之际,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可见,此时的风正是陆路火攻所需要的西北风,周瑜本该大喜才是,但他却“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由此可知,周瑜并没有陆上火攻计划。

      那么这是件什么事能让足智多谋的周郎如此惊慌呢?孔明给出了答案。第四十九回,孔明前来看望病中的周瑜,解剖了病因: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以笑作答。可见周瑜的伤心事就是没有东风!

      既然陆路火攻没计划,水路火攻无条件,周瑜凭什么写“火”呢?

      然而,孔明想到火攻则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为周瑜说他“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早在第四十五回书中已有伏笔。孔明于江边送别刘备和关羽,对他们说: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可令子龙驾小舟来南岸边等候,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事实如此,没有东风,孔明借来了东风。因此,孔明才是,也只有是他独家提出了“火烧赤壁”!

      因为迷信,所以不疑。但我从曹操的火把看出了这个问题,认为它应该、大概、可能、也许、未必就是罗老先生千虑一失的尴尬……

      2025、3、6于扬州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赤壁之战的火攻计谋独出于孔明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aiqingzheli/23776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晚风吟晚风吟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7
      • 获得积分:1076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