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一根藤上五个瓜(上)

  • 作者:殷作崇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09 00:12:28
  • 阅读0
  •   (一)

      母亲曾经称五个儿女为“一根藤上五个瓜”。还说这根藤,是苦根,结的瓜也是苦瓜。后来又说,苦瓜变甜瓜了。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我们兄妹五个,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是长子,四个妹妹依次为素梅、素芹、素娥、素花。可悲可叹,命运之神,用一根“藤”将我们牢牢拴在一起,无情地抛在“只长盐蒿不长粮”的盐碱荒滩——有个叫“黄圩”的地方。这里,后来创造了“盐碱地上稻花香”的奇迹,现在已建设成为宜居宜业乡镇,而在历史上穷得遐迩闻名,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有“苏北兰考”之称。

      我家七口人,生活极度困难,时常靠吃糠咽菜度日。在万分无奈之际,母亲曾带着素梅、素芹、素花到潮河北(地名)逃荒。二妹(当时只有7岁)曾多次跟我讲,那里的狗特别凶,追着人咬,咬住裤脚不放,吓得她有时宁可挨饿,也不敢出去要饭。记得那是春节后的一天,我站在屋后,等待母亲和妹妹们从潮河北归来。寒风阵阵,雪花飘飘,到处白皑皑一片,只见母亲和三个妹妹顶风冒雪,衣衫褴褛,蹒跚而来,母亲手搀素梅、素芹,背上用绳子绑着素花……见此情景,我目不忍睹,泪如雨下。

      当时,我在黄圩初中读书。尽管很艰苦,但在那种岁月能上学,实属不易。也许,是因为我早出生几年,比妹妹们“优先”;也许,是因为父母的天平在向大儿子倾斜;也许,是因为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成全了我在困境中的就读。说实在的,我内心深处始终感到,对不顾一切支持我读书的父母有亏欠,对贫困不堪的家庭有亏欠,对忍饥挨饿、无学可上的妹妹们有亏欠。有一次,父亲从粮站买回计划供应的十几斤山芋干,不准妹妹们吃一个,让我带到学校中午蒸着吃。在当时每天能吃上一盒山芋干,比现在每天吃肉还美味。但我有点内疚,觉得对妹妹们不公平。

      世事无常,1966年底,祸从天降,父亲突然患病去世!这时候,我19岁,四个妹妹分别是15岁、13岁、11岁、4岁。在五个儿女最需要的时候,父亲撒手而去,我们的命苦啊!刚40岁的母亲,面对身边“一根藤上五个瓜”——五个“苦瓜”,想想眼前的路,不寒而栗。母亲面临的天大难题,是如何将五个儿女拉扯成人,如何将五个“苦瓜”慢慢变成“甜瓜”。

      我们兄妹五最大的不幸,是早年丧父!我们兄妹五最大的幸运,是有一位坚强伟大的母亲!父亲走后,母亲用善良的心,用高尚的母爱,用顽强的毅力,用非凡的吃苦耐劳精神,义无反顾地撑起这个家,顽强不屈地扛起抚育儿女的重任,含辛茹苦地甘为儿女付出一切。从此,我们兄妹五人在母亲的关爱下,相依为命,紧紧地连接在一根藤上,艰难地生长在一根藤上。

      (二)

      尽管家境更加窘迫,但母亲不改初心,仍千方百计让我继续上学。她拼死拼活地参加生产队劳动,在生病时吃不下饭还坚持上工,多次晕倒在田头。除了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还经常忙家里自留地。有时一晚收一块麦,一晚挖一块地,一晚推一汪肥。妹妹们不仅帮助分担家务,还力所能及参加集体劳动,时常累得筋疲力尽。当时,全家人都在全力支持我读书。

      我高中毕业后,作为老三届回乡知青,与母亲和妹妹们一起参加劳动。虽然只有8分钱一个劳动日,苦工分挣不了几个钱,但毕竟摆脱了我上学时的家庭负担。而且,随着我和妹妹们一年年长大,母亲的压力也有所缓解。特别是从大环境来讲,这时家乡已开始搞“旱改水”,“盐碱地上稻花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众所周知,家乡的“穷根”就是盐碱地,只有大力挑河治水,洗盐灭碱,种植水稻,才能拔掉“穷根”,给每个家庭都带来希望。当时,已初现曙光!

      后来,在地方干部的关心照顾下,我有幸当上民办教师。先是在本大队学校每月拿8块钱工资加工分补助,次年调到初中班学校每月拿26元工资。当时,家乡仍在吃国家供应粮,我每月工资除了10元伙食费,都给母亲买供应粮。就在这段时间,家里破旧矮小、下雨就漏的小草屋已无法藏身,在诸多方面的关心、支持、鼎力相助下,两手空空盖起了三间草房。其间,妹妹们不知帮我一起推了多少土,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感动了多少庄邻和乡亲!本生产队曾自发组织二三十人,晚上帮我家推土杠屋基,不收一分钱,不喝一口水,不抽一支烟。令全家人感动不已,终生难忘此恩!

      再后来,我被推荐选拔上阜宁师范。不仅没了工资,支持不了家用,还要家里提供上学费用。这样一来,母亲和妹妹们的压力又加大了。家里的收入,一靠苦工分,二靠每年养一头猪,别无其他来源。怎么办呢,母亲与妹妹们搞起编织,一起做芦席、打节子、编柳筐等。为了节省开支,妹妹们在紧张辛苦的劳动之余,还常常起早贪黑做一件事:纳鞋底。给全家人做布鞋,特别是给我做了一双双漂亮的布鞋。当时,我是班级少数几个没有皮鞋的人之一,但我又自豪地成为班级穿妹妹做的布鞋最多的人,没有之一。

      在师范读书期间,有一件事令我终身难忘。什么事呢?二妹的事。二妹素芹未读过书,未出过门,最远的到过黄圩街,小时候上过百禄舅舅家、跟母亲逃荒到过潮河北,其他一直在家劳动。她性情耿直,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说话办事实在。在四个妹妹中,她体质最好,力气最棒,劳动最多,干脏活重活最多,吃苦最多。那是1974年,她自告奋勇要骑自行车上阜宁师范找哥哥。天哪,连离家几十里的滨海、响水都未去过,还骑车120里上阜宁?阜宁在哪个方向?一路要经过哪些地方?骑车要多长时间?等等,一无所知,就下决心骑车上阜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首先,母亲不放心,不敢答应。大妹、三妹心里没底,也不敢支持。但是,有个问题怎么解决?秋收后,母亲念叨来念叨去,妹妹们也一直在心,希望能尽快送一些山芋干、红小豆给我,以便补贴和改善伙食。如果不让二妹送,别无他法,那时候“快递“还没有出世哩。由于二妹心诚,一再坚持,也由于个个都希望尽快送东西给我,所以母亲只好答应。一路上,二妹究竟如何紧紧张张,如何辛苦劳累,如何热汗淋淋,如何又饥又渴,可想而知!

      中午,突然有同学叫我,说你妹妹来了,在校门口等你呢!我既高兴,又惊讶!看到二妹那一副疲劳憔悴的面容和一身粗布衣裳,望了望她车上绑的山芋干和红小豆,我沉思良久,眼眶湿润,说不出话来。

      在共同生活、劳动中,在多年相处中,我不断加深了对妹妹们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了对她们的情义。四个妹妹都比较聪明,智商都比较高,如果有条件读书,都是好样的。可惜,贫困剥夺了大妹二妹三妹的上学机会(四妹是后来才有机会上学)。四个妹妹情商也都比较高,能乐观地面对生活,对人诚实有礼貌,习惯与人沟通交流,不会因为小事与人斤斤计较,心胸比较宽敞,知道礼让和包容。四个妹妹都有吃苦耐劳精神,生活上艰苦朴素,不追求穿着打扮,只求整洁干净。在家务劳动和生产队集体劳动中,不怕苦和累,重活脏活抢着干。四个妹妹都懂得孝敬母亲,知道母亲撑这个家不易,不惹母亲多操心,尽量替母亲分忧。四个妹妹都对哥哥好。尽管哥哥性子急,有时会发火,妹妹们有点怕哥哥,但也知道哥哥的压力,理解哥哥的苦衷,兄妹之间从未产生过感情隔阂,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

      (三)

      贫穷可怕。威胁健康与平安的疾病更可怕。我与妹妹们作为命运共同体,在物质相当匮乏的状况下,有时对她们冷一点热一点、饱一点饿一点无能为力,但对她们生病的事,是毫不犹豫地当着最大的事,绝不放过。

      三妹素娥小时候有一种俗称“困痧”的毛病。每次发作都昏睡不醒,手脚冰凉,呼吸微弱。这时,我必须在第一时间去请一位叫“龙大爹”的老人来针灸。老人来后经过切脉检查,说再耽搁就很危险了!吓得我心里慌张,十分焦急。经过好长一阵针灸治疗,老人告诉我们,手脚回暖了,病回头了,没有危险了,这时我和母亲才放下心来。三妹这个毛病反复发作,有时我去请龙大爹,他不在家,左盼右等,心急如焚;有时去他家遇到大狗,汪汪狂叫,我吓得瑟瑟发抖;有时针灸迟迟不见效果,龙大爹连连咂嘴,神色担忧,令我焦急万分。回想起来,我从小就胆小,一看到家里有人生病就紧张,与直接经历三妹治病过程有密切关系。时隔多年,我在响水工作时,有一天突然接到电话,说三妹病了,而且比较严重。我顿时想到她从小患过“困痧”,放心不下。立马到县医院租了一辆120大巴,直开三妹家,很快把她接到县医院治疗。

      二妹素芹小时候也有一种毛病,说不清什么原因,经常肚子疼。医有的说是“心头病”,有的说是胃病,治疗不见效果,发作频繁。一天夜里,二妹又突然发病,剧痛难忍,声吟不断,脸上汗水直滴。怎么办呢?我与母亲都主张去张集医院。可是,张集离家7里路,又没有交通工具,半夜三更怎么去呢,毫无办法。不!人命关天,有办法没办法都得去!我与母亲毫不犹豫,背起二妹就走。一路上,二妹时而疼得哼叫不停,时而显得有气无力,昏昏迷迷。我和母亲心急如焚,恨不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赶到医院。母子俩轮流背二妹,母亲背一段,实在吃不消了我再背;我实在不行了,再给母亲背。就这样交叉循环,一路上不是走,而是小步跑。是与时间赛跑,生怕在路上出现险情。我与母亲背得精疲力尽,上气不接下气,越是着急越是感到路远。说不清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才好不容易把二妹背到医院。放下二妹后,我和母亲都气喘吁吁,瘫下了。经过检查化验,确诊为胆道蛔虫,医生说如果再耽搁,形成穿孔麻烦就大了。于是,立即服用驱虫药剂,打下很多蛔虫,此后再没复发。

    【审核人:雨祺】
        上一篇:初恋冷若冰
        下一篇:闪光的奖杯

        标题:一根藤上五个瓜(上)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chenggongzheli/23778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晚风吟晚风吟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7
      • 获得积分:1076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