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陈宝林:一支钢笔的故事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5-03-15 08:50:10
  • 阅读0
  •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一件物品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支钢笔。它不仅仅是一支书写工具,更是承载着我成长历程中的汗水、泪水与希望的珍贵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的家乡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那时,买一支钢笔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拥有一支钢笔,更是成了许多孩子心中的奢望。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同桌吴亚钢就有这样一支粉黑色无包芯的钢笔。他的父亲是农大毕业后分配到乡畜牧站的牧医,用当地人的话说,是挣工资的“职工户”。因此,亚钢在物质和心理上都比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优越得多。

      亚钢对他的钢笔宝贝得不得了,无论是上课还是课下,总能看见他不断地从文具盒里取出那支钢笔,在棉白的作业本上抄抄写写。有时,他还会故意把文具盒连同那支钢笔摆弄一番,似乎在向我们炫耀他的“财富”。也许是出于小孩子那种“你有我无”的优越感作祟,我和同学们对亚钢的钢笔充满了好奇和羡慕。

      终于有一天,好奇心驱使我和白乙在下课时趁亚钢不在,打开了他的文具盒,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支钢笔,准备在作业本上写几个字过过瘾。可正当我要落笔时,白乙一把抢过钢笔,也许是用力过猛,钢笔掉在了地上,笔尖分叉,一侧摔折了。这一幕恰好被跑进来的亚钢看见了,他哇的一声哭了,我和白乙也都吓傻了,知道我们闯了大祸。

      老师得知此事后,让我们回家和家长说明情况,给予赔偿。回到家,我忐忑不安地做好了挨打的准备。我胆战心惊、吞吞吐吐地向父亲讲了这件事。出乎意料的是,父亲既没有打我,也没有训斥我,而是和母亲商量后,把家里存的十几枚鸡蛋拿出来卖了钱,赔给了亚钢。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激,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赔偿完亚钢的钢笔后,父亲对我说:“儿子,等放寒假时,你跟你妈妈上山砍麻黄,那是药材,换了钱给你买钢笔。”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盼啊盼,寒假终于到了。我扔下书包,提上长柄镰刀,就跟着妈妈上山了。

      麻黄草是一种半尺高的植物,一丛一丛地生长着,由十几根独挺儿组成,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砍麻黄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寒冬腊月,地冻三尺,我们在茂密的草丛中艰难地寻找着麻黄草。找到后,再把杂草拔开,然后一刀一刀地砍下来。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我的脸上,稚嫩的小手被冻得红肿得像萝卜一样。刚开始我不会用刀,一刀下去,刀被坚如石块的冻土撞了回来,麻黄没砍倒,刀却飞回来砍在了自己的手上,鲜血直流。我痛得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妈妈闻声赶来,在附近草棵中找来一种当地叫“马粪包”的野生植物压在我的伤口上包扎好后鼓励我继续砍下去不要灰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狂风怒吼还是大雪迷漫我都跟随着妈妈起早贪黑地砍麻黄。午饭就在山上吃着带着的玉米面大饼子和咸菜条。直到夜幕降临我们才下山赶回十多里远的家里肩上多了一筐沉甸甸的劳动成果。

      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每当想到能够用自己劳动换来的钱买一支钢笔时我就觉得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一个多月下来我终于靠卖麻黄赚了5块3毛钱。当我满怀激动地把这笔钱交到父亲手里时他二话没说就给我买了一支2块7毛6分钱的全包芯钢笔。

      拿到这支钢笔的那一刻我几乎要哭出来。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支钢笔啊!它凝聚了我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也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和我明天的希望。这支钢笔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因为那里面有勤劳、勤奋和勤俭的品质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支钢笔早已不知去向但那段砍麻黄换钢笔的经历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都会想起那段经历想起父母对我的期望和教诲想起勤劳、勤奋和勤俭的品质。这些记忆和品质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审核人:站长】

        标题:陈宝林:一支钢笔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zhuantiwenzhang/23818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