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花朵是大自然的微笑,我们应当保护它们。我想,一方偌大的花圃里,只要有爱花护花的好园丁,每一枝健康向上的花朵,想不成长不绽放不芬芳都不行。大自然想不微笑都难。
1953年3月,春寒料峭之时,我从黑龙江省讷河县龙河区一所小学,转回我的原籍辽宁省盘山县喜彬乡一所完全小学。接着,比较顺利读完我的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阶段。
这两年,我的班主任一直是大名叫王非的老师。同时,他又是语文和算数的课任老师。王老师当年正值中年,温文儒雅,矜持而庄重。三十七八岁的年龄,近1米70个头,留有短发偏分。白皙的脸庞一笑俩酒窝,时而戴副近视镜。颇有今天的教师范儿,抑或从前那种教书的“先生″相。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家花圃中,一枝含苞欲放的花蕾,当作自己的孩子,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爱精心浇灌,全力呵护。
王非老师家住一个小镇上,距学校有15华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我入学后,他见我搬家转学近半月时间,语文和算数落下不少课程。就这样,急着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上午最后一节课程结束后,我就手提饭罐儿来到他的办公室补课。因我家住的村子没有学校,每天往返10华里到这里上学。我坐在王非老师的桌子对面,两人用约莫10多分钟时间抓紧把午饭用完,接着他就迫不及待再给我开小灶。有时下午最后一节课后,他也坚持再给我补上半小时才骑车回家。因他回家的路与我回家的路是顺路,有时还骑车捎上我一段。由于王非老师的辛苦努力相助,不到半月,我被落下的语文和算术课程全都补回来,让我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全班的教学节奏,全身心融入到这个和谐的新集体,成为花圃中一枝从很远的北大荒飘来,还面带一点点羞涩的向阳花。我心里感到说不岀来的幸福和快乐。几次,我们在县道上分手再见时,我望他骑车远去的背影,内心都充满无比的感激之情。我走下县道,在回家路上一再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
由于王非老师的热心帮助,我的思想和学习也在不断进步,不久光荣加入中国少先队,并被选为少先队大队长。我十分感恩王非老师对我的信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如同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在我幼小的心田里如此精心的深耕细作,除草施肥,剪枝修杈。从一颗严重营养不良,缺氧少钙的蓓蕾,逐渐滋润催生成一枝顶风冒雨的花朵。太阳下,浑身的每一颗露珠,都折射晶莹出太阳的光辉。
在升到六年级以后,王非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人生阅历,增长生产实践知识,曾经组织全班20多个同学,到他居住的小镇参观几处果园。其中,就有王非老师家自己开发经营的苹果园。王老师家的苹果园在他家屋后,好大好大丶好兴旺红火的一片大园子。远看,像似被一片片绿云笼罩,处处呈现蓬勃生机和盎然景象。我们学习参观时正值仲秋,每棵翠绿的苹果树上,都结满沉甸甸的果实。只见苹果满面红光,笑盈盈的迎接我们,向远来的客人深情表达着秋日丰收的欢欣和喜悦。苹果都是个头不大的半红半绿的国光苹果,那时盘山当地也只有这一种苹果。苹果树下,还套种马龄薯等许多其它蔬菜类植物。王非老师领着我们在园内边参观,边介绍国光苹果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从育苗讲到栽培再讲到浇水、松土、施肥、剪枝、嫁接、除草、灭虫等等。以及果树下套种蔬菜的一些方法,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儿,大脑即刻像似揭启一扇窗,甚至打开一道门,好多同学心里都像是有了想法。参观学习结束,又让同学们每人摘上几个苹果带回家,以让家人们尝鲜。
1955年我由小升初。这一年从春节开始,我的学习经受了严峻考验。那时候,小升初几乎比现在考大学还难,不是谁都能升上去的。我为了顺利升上初中,晚上头埋煤油灯下,冒着烟燻火燎和蚊虫叮咬,拼命凝神苦读。早晨与太阳同时起床,老早来到房前或屋后的菜园里,在阡陌和地垄间,脚踏湿漉漉的晨露,来回走动背诵课文或坐在一只小凳上,演算数学题。说真话,直到今天我一生没因学习头痛过,就在小升初那年,因学习累得头疼,就像人们常说的脑瓜仁子疼。更让我心痛的是,自春节后我母亲就患了重病,我偶尔请假在家陪母亲一天半天,也耽误一些课程。父亲从大北边回来,看家里实在困难就和我商量,中学就不要上了,我说不。王非老师知道情况后,急得亲自到我家给我补课,再三做我父亲工作,这才决定让我继续升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没有老达子唱戏白搭工。1955年暑期,我终于特别荣幸的考上县城盘山中学初中部。我们六年级全班20几个同学只考上我们两个同学。另一名是个女生,也是我们村子的,比我大3岁的一个倩丽的女孩。后来,那女孩嫁给省城公安局下边派出所一个警察,是我们的邻村老乡。
发榜那天,我和我这个女同学到学校看望老师。王非老师看到我们特别高兴,一再表示祝贺,脸上的两个小酒窝,顿时像装满酒。又像有酒滴溢出一样,溅得满脸泛红。因为,我们很为他争气,老师自然感觉脸上很有面子。王非老师再三嘱咐我们入学后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争取有更大进步和美好的人生。他把未来的样子,当着我们的面描绘得像一颗颗闪光的钻石,或像一座金字塔,颇有诱惑力。鼓励我们要瞄准人生的最高目标,努力奋斗。他还个别向我叮咛说: 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一定要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才有好的前途,将来什么都会有。他尤其强调和我说: 社会上长得好丶人品好的女孩有的是,将来你一定能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终身伴侣。老师眀明知道我还是个孩子,却能谈出如此沉重的话题,我心里明白。所以,句句被我永远记在心里,而且一记就是一生丶一辈子。王非老师曾经听说,我家老人有心要给我找个女孩子,长大后成亲,让我断然拒绝。那个女孩子是我们村的,我认识,人长得挺好的,大大的眼睛,又眉清目秀 。可一天学没上,家里又穷得丁当响。况且,我年纪还很小,不想让大人包办我自己的大事。
1955年暑期母亲不幸病故。因父亲在很远的大兴安岭工作,我和小弟即成了没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孩子。而且父亲又不在身边,全靠爷爷大奶和伙里的婶子大娘等亲人照顾。遵照父亲旨意,我再三斟酌,1958年我中学毕业后,即索性将弟弟一人撇在老家,决然来到父亲身边,顺利考入了一家铁路运输单位,经一年铁路运输专业学习,结业后直接进入铁路公安部门。我一生在岗40余年,无论做公安丶政工和文学工作都競競业业,倾尽全力,攻艰克难。尤其文学创作一直坚持至今,几乎疲于奔命 。现在一听到有谁说呕心沥血这类大词,尤其是沥血两个字我心里就悚。但我又不忍心绕开,更不敢苟且。 权当我在以写作这种方式,同可怕的阿尔茨海默病,进行的一场持久的防御战。我想,即使阿尔茨海默想来,看样也能往后推辞一段时间了。
由于极其特殊情况,我与同龄人比虽说谈恋爱早几年,但是条件和时机使然。我们是同学和双职工,工作和事业完全能够支撑起我们的家庭和爱情,而且爱情又能反哺工作和事业,给予强大的动力支持。除了正常工作外,我利用休班和周末时间,还能为一些单位的文化扫盲提高班代课,获得一点微薄的收入,以补贴生活。我们的爱情和婚姻门当户对,爱人就像老师当年期望的那种丶能信得过一辈子的好姑娘丶好女人。可以这样说: 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给我的人生带来强大动力。不仅从少年时期为我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他的许多思想理念,对我一生的成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提携丶开拓和引领作用。
如今我和老伴都已经变老。 现在,我们正在夕阳路上手牵手地搀扶着。彼此相依为命,白头偕老。直至,落日成金或升天为星。我很骄傲,一生没有辜负王非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
2025年2月6日。太原
作者简介:张德祥,辽宁盘锦人,现居山西太原,铁路知名诗人、作家。曾任中铁三局文联秘书长,山西省企业文联主席团委员,铁道部文学职称和文学奖评委会评委。在《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世界通讯》《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文化报》《人民铁道》报《山西日报》《辽宁日报》《青海日报》《西藏日报》《人民代表报》《精神文明报》《山西政协报》《山西工人报》《山西晚报》《太原日报》以及《当代华文文学》《中国铁路文学》《山西文学》《城市文学》《都市》文学《首都文学》《鸭绿江》《黄河》《辽河》《火花》《九州诗文》《中国诗萃》《大众诗歌》《天涯诗刊》《当代诗人》《山东诗人》《新诗大观》《北岳风》《辽西风》《中华风》《渤海风》《香稻诗报》《诗潮》《诗神》《诗选刊》《长江诗歌》《夜郎诗歌》《中国诗歌网》《中诗网》《中国散文网》《中国旅游文化网》《东北作家网》《辽宁作家网》《大家文学网》《搜狐网》等近百家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200万字。曾获第六届中国铁路文学奖、山西省文联创作一等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曾多次获省部级和全国征文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以及最佳作品奖。作品入选50多种选本,其中,散文《诗飘大海情未了》分别收入《论<大连百年创作>》论文文献,以及《大海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丶中国铁路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二级文学创作员。传略被收录《山西作家名录》《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作家艺术家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