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塘公坨的褶皱

  • 作者:禾穗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4-05 11:37:51
  • 阅读0
  •   十年前初到塘公坨,我天天在黄昏时站在家门口,呆呆地望着对面蜿蜒的马路,这半山腰的家何日不需绕过那寨中U型小道啊!何时也有二十四小时的自来水以解我涤衣沐浴之苦啊?

      俯瞰青瓦粼粼户户紧凑的寨子,炊烟随夜的降临悬浮在眼前的半空愈发浓烈了,零星暗淡的灯光替代了我心中所想的万家灯火,无人串门,无孩子嬉笑打闹的夜只剩犬吠的狂欢。那一刻,我特别想远在腊尔山的家,我想携我爱的人逃离这里。

      时光荏苒,七年过去了,精准扶贫的雨露空降到每村每寨,这个宁静的山坳也迎来了政策带来的曙光,仿佛是注灌了新鲜的血液。摇摇欲塌的民房和荒芜无管理的土地都有了翻新与归属,寨中的广播随时有村干播报村里事务信息。周末,孩子们三三两两穿过U型小巷到对面小店买零食;老人们聚集在靠石头垒砌的高高的院落里“抛三”、打天牌、下苗棋。大片的罗汉果地里丝网林立,戴着防晒帽的阿姨们正干练地给雇主干活;汽车时不时地按着喇叭提示孩子们注意安全。

      如今我带孩子重走这寨中的小道,没了当年的焦虑与不安,更多的是去回味与欣赏。记得一位头戴黑帕的老人用婆娑的手指着小道对我说:“别小看这个地方,这地方见证了我们寨许多事情嘞!”“这个小地方有什么历史事件呢?”我不禁好奇地问。“叭青兵败死后,他的头被割了,就放在这个土地庙前。”老人指着用石板凿刻成的土地庙说,“那是1951年的事,那会我们还年轻。”

      入寨口即往下坡走,走完缓坡,进入一条平稳的、幽深的小道,道面不宽,以前没有围栏,孩子走在那里我都担心掉到人家房子后的排水沟里。两边的民房大都已翻新,但石砌的地下室根基仍在,高高的,就像是一堵城墙。房子依山层层排排建立,叠在陡坡上,稠密得前屋的二楼把后头的一楼的光都给掩盖住了,不到正午,整条路阴凉阴凉的。低洼的地方长满了青苔,稍不留神就会滑倒。石墙缝里的虎耳草白花星星点点,挂满枯萎南瓜藤的墙根藏着土蜂的巢穴。

      以前走这条道,我都是走走停停地数着这上坡的台阶,很少有一口气就走到家门口的次数。我很佩服当年那些背着沉甸甸猪草的女人们从寨口走到寨尾的毅力,和挑着“叮哐、叮哐”的铁皮水桶一步上一个台阶的男人们;更是为那些背着苞米、糠等作物从这一端走到另一端等车赶集的老人们感动。现在家家户户都通车,很少人选择这条路出行了。屋前屋后都一条足以通过三轮车的小道,几户人家就有一个小停车场,曾经的恐惧已成趣事。

      寨子顶端的大榕树越发茂盛了,树荫遮住那万年形成的大平石,人们干活晨聚和午休吃饭都在那里。七年前的暮春,人家水利放水进田农耕,我总会到那里洗衣服。现在的我变懒了许多,不想出户干活了。

      七年的光景让寨子如饱和膨胀的海绵,夜也不再是揉皱的宣纸,路灯举托着青瓦檐角残缺的月光,房间里暖黄的光晕染在白色的承重墙上,院里公公跟孩子的爸爸乘着夜色加班加点地给客户赶货,这塘公坨的褶皱已经深深印在我记忆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塘公坨的褶皱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23987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米饭美文米饭美文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33
      • 获得积分:629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