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清风徐来——初访温跃渊先生

  • 作者:罗晓霞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17 16:23:45
  • 阅读0
  •   三月十日,晴。文友说,温老来电话了,约明天见面。

      省文联小区某一楼居民房里,我们敲开了温老的家门。门开处现身一位板寸华发,黑呢外套的老者。温老虽然刚从医院回来,精神尚好,气色不错,神采奕奕,宁静中透着淡然,一点不像1941年生人。尤其是笑容,宛如春日里的一缕和风,温暖而不炙热。给我的第一印象,有长者的慈祥,有智者的深邃,无不让人心生敬意与亲近。

      文友在进门前就说,温老没有一点架子,你不用拘谨。

      温老听说后,嘴角上扬:我就是一普通百姓,能有什么架子。你老家是长临河的?那离我老家不远,七八公里。

      温老的家里,到处都是书。桌上摆着书,书柜里摞着书。床头是书,电脑桌上是书,墙角码着书。卫生间我没进去,怀疑里面也有书。

      除了北屋满满的书,南边是一间画室。桌上是墨迹残留的宣纸。客厅的长桌上卧着一块毛毡。笔墨纸砚静静地坐在阳光的褶皱里,随时等候主人的召唤。

      不光水彩画、国画,温老还画粉笔画。生活剪影在他的画中无处不在,文艺气息在那三室两厅里无处藏身。

      温老说,去年秋天,拉了两大卡车几千本书到小岗村,又送了许多到肥东。家里现在空多了。我现在住在儿子那边,这边很少来了。今天是特意过来见见你这位肥东小老乡的。

      如同遇见一位看着我长大的邻家伯伯,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有股情愫在胸中涌动,似要冲进春天,撒一回欢,蹦个乐子。涌着涌着,身子不由自主从沙发上立起来,面对温老,双拳合抱,以太极人的方式,向温老致以江湖最高礼节。

      温老先是一愣,继而乐了。立马来了兴致,也做了个双拳合抱,并与我讨论起抱拳礼的标准手型。

      温老全名温跃渊,这位小学都没毕业的农家子弟,坚持写了几十年日记,以少有的文艺天赋和悟性,先后如痴如醉爱上文学和书法绘画,渐成诗书画三栖圣手。

      温老1956年参加工作,做过机械工、农业工。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合肥晚报》社,凭着对文学艺术的满腔热血,创刊并负责《文艺作品》《希望》《时代文化报》《诗歌报》等文学刊物,同时也扶持、培育了省内外一大批文学诗苑逐梦者。

      文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希望》不知道读过多少本。看了一期,盼着下一期。我接过话说:说明您俩的缘份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啦。先是通过《希望》,完成精神上的契合。几十年后,又以另一种方式续接文学上的传承。

      温老随和,健谈。谈到陈登科、肖马、鲁彦周、周志友等老友们的趣事往事时,如数家珍。提到夫人时,温老眉开眼笑:我夫人比我出道早,年轻时就在《人民文学》发表了两篇小说。后来隐于家庭,要不然比我厉害。

      文艺界人士提到温老,必然会说到小岗村。温老和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同步行走。小岗村报道第一人,采写沈浩第一人。小岗村,成为温老文学岁月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这些,温老著有《文坛半世纪》《故土难舍》等几十部文学作品。温老还办过数次画展,拿过大奖。随便百度一下,都是洋洋洒洒数成就。

      温老说,我15岁开始打小工。我赶紧站起来,向温老伸出右手。温老不明所以,但也伸出手来。我握住温老的手说:我也是。

      温老笑眯眯地加大力度,重重地握了握。

      文友说,温老是安徽文艺界的活地图。

      可不。看看他书柜里的那些日记和收藏资料,都是安徽文坛珍贵的历史啊。历史毫不留情地辗压过往,有谁从历史车轮的齿痕中,捡起那一个个细微细小的珍珠?温老一捡就是几十年,标上日期,备注说明。历史在他笔下,笔下尽是风华。

      百年之后无废纸。

      在整齐排列的七十五本日记里,我取下排在最前面的“5”号。前4号正躺在温老的电脑旁,等着温老逐字核对,成为传奇。这是一件多么浩大的整理工程啊。想着温老八十多高龄,我有点心疼。

      在“5”号的扉页上,是温老年轻时抄写的一首毛泽东诗词,硬笔书法已显风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那一年,温老二十郞当岁。

      温老说,我的日记是座“小煤窑。”

      “何止小煤窑。简直是座金矿啊。”我看着那几十本日记不无钦佩地感叹。想想自己的“日记”,只有个人小情怀。温老的日记,记天记地记人间。随手翻开一页,都是历史的剪影:

      “1957年9月14日。晴。星期六。买了一双鞋,两元叁角几,就竟连一场电影也看不起了,还差卖报老头的书钱还没给呢,瞧我,就是这么个贫困的家伙!”

      “1966年2月18日....一个人倒下了,千万人跟着站起来。所以今晚我写了一张入党申请的初稿。”

      “1985年1月8日,新的一年第一周有三件事。一是《诗歌报》正式向全国发行。二是小梦明天一周岁生日。三是忙自己的学历文凭。”

      有幸看到了温老的入党申请书。一笔一画,认真规范,无一字潦草。几十年来,温老始终秉承初心,砥砺前行。

      温老说,你这么爱读书,我送你一套。他从书屋整理出30本书籍,多是他本人的著作。又从画室取出一幅水彩画。四处转了转,又从展画中找出一幅粉笔画。说:第一次见面,都送你了。你要是早来就好了,再送你一些名著。

      我突然想起我的大姑父,想起我的表舅。他们说:朝霞,树上的香椿头尽管采,拿镰刀砍都行。朝霞,我这的宝剑你喜欢哪把拿哪把。

      临走,温老又折向院子,说:再送你个小礼物。

      在一间小储藏室里,温老说,看你运气了,摸到哪把是哪把。

      是一柄温老手绘的字画扇。一面是隶书“清风徐来”。另一面画着“山乡人家”。朴素,淡雅,伴有好闻的香樟味。更爱“清风徐来”四字。仿若温老微微翘起的眼角,勾勒出一抹温和的弧度,清风之间尽显从容。每一笔,又像是一首无声的诗,悄然拨动心弦,留下久久不散的余韵。

      一时间,草木味、宣纸味、文学味,五味百色扑面而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清风徐来——初访温跃渊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nqing/23840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老威老威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27
      • 获得积分:509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