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梦回军旅

  • 作者:马晓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23 22:19:16
  • 阅读0
  •   梦回军旅

      文/马晓春(甘肃省康乐县)

      追忆往昔,回望军旅,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无法忘怀,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情谊。训练场上,你我摔打意志。火热军营,我们情同手足。军旅相册,记录青春足迹……

      曾几何时,憧憬军旅。时针拨回1990年3月1日,那个懵懂任性的少年,带着对部队的向往,心存对军人的崇敬,毅然放弃学业报名从军。当时,父亲将我从学校叫了出来,要我准备去当兵。恍惚、惊喜的我,赶紧请假回家。此时,亲友们早已在家等待,见到我后立即披红挂彩庆贺,燃放鞭炮送行。奶奶、父母、叔叔带着我来到了乡政府,在小学生的锣鼓声、家长们的叮咛声中,我们披红挂彩来到县人武部报到集中。

      换上军装,心生自豪,增添威武,充满自信。戎装在身,找不到曾经那个娇气的学生娃。头戴军帽,成就了幼时梦寐以求的军旅梦。百感交集、如梦似幻的我,住进了县招待所。第二天,坐上班车启程,奶奶、父母、叔叔拉着我的手泣不成声,叮咛不断。泪眼中,不知是如何走下班车换乘火车的;梦幻中,走进了巴蜀大地眉山西藏军区家属区。从严寒荒凉、偏僻落后的家乡,来到春暖花开、繁花似锦的四川,第一次出远门的战友们倍感新奇,激动异常。有的战友弹起了吉他,唱起了歌谣,倾诉着对军营的向往,对家乡的眷恋。

      米汤、榨菜、方便面和香蕉、甘蔗、烤红薯,这便是我们两名回族战士的一日三餐。从家乡一直带着我们的刘连长和姚老兵,尽力照顾关爱着我们年龄较小的新兵。教官从最起码的队列,抗反应的气功练起,为我们进藏做好充分准备。训练之余,我们来到位于眉山县中心城区的三苏祠。据介绍,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塑像,还供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珍藏和陈列有三苏父子的大量手迹、各种印版和拓版的诗文字画等。古老的三苏祠,为我们讲述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程;美丽的植物园,使我们享尽了祖国河山的波澜壮阔。

      一个月过去了,我们凌晨起床,打好背包,坐着军车向双流机场赶去。穿过候机大厅,经过层层安检,我们坐上飞往拉萨的波音747航班。平生第一次坐飞机,我们有说不出的兴奋和好奇,摆弄空姐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要咖啡的事,历历在目,至今啼笑。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降落到了拉萨贡嘎机场。机场远处白皑皑的雪山,一下子又将我们带到比家乡更严寒的边疆。我们坐上军车,迷迷糊糊中来到拉萨市的新兵营。在宽敞的炮库中,我们搭好通铺,才觉头重脚轻、胸闷气喘,时睡时醒、恍惚梦幻中,度过了一个星期的适应期。

      接下来三个月的军训,使我第一次领悟到军旅生活的节奏,匆匆地起床、匆匆地洗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入梦、匆匆地集合……。急促的哨声,严肃的命令,匆匆整装、匆匆到位。这一切,听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然而,我们必须快速地适应、无条件执行。这对走出校门不久、娇生惯养的我们,真是惶恐至极、差错百出。多次要么没打好被包,抱着被子急速行军;要么来不及系裤带,提着裤子紧急集合……。

      在近乎苛刻的军训中,在身心疲惫的苦练下,大家特别想家,特别吃不消,相互鼓励坚持、倾诉思家心声。周而复始的严格军训,日夜陪伴的绿色军装,整天素食的饥肠咕噜(没有清真食物),只能埋藏心底,坚守不屈。有天,看到军营外不远处穿蓝衣服、戴蓝帽子的临夏货郎时,大家才泪如雨下,宣泄情感。由于生活条件极差、军事训练严酷,我就用大头鞋换回三十个黑面馒头,生怕吃米饭吃慌了的战友来抢,藏起来自己偷偷吃。到了周末,我就写信,告诉父母我在部队很好,省得他们担心,借此缓解思乡之情。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了高炮连。从此,训练种类更多了、训练时间更紧了。枪械、高炮的使用拆卸、日常保修,单双杠的一至六节体能训练,擒拿格斗、五公里越野、野外拉练等层出不穷的军训,间隙还要种菜。同时,参加星期天的两用人才培训,更是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这座熔炉中,在这片天地里,我养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作风,为我如今的新闻写作、文学创作、修志编鉴、刊物编辑,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打下了丰实的基础。

      经历过总书记检阅拉萨部队时的欣喜,郊区射击投弹演练的惊险,野外拉练高炮打靶的慌张,黑夜站岗的恐惧,子夜紧急集合的畏惧,特别是在泥泞中苦战一个月,硬是在拉萨西郊至哲蚌寺的沼泽地,开辟出一条河流;硬是在数九寒天的拉萨河中,清除了漂浮垃圾。

      忘不了,连长杨远强、于道友兄长般的严格训练、关心关爱,成就了我过硬的军事本领,铸就了我顽强不屈的毅力。忘不了,排长宋贺全、班长赵军华兄弟般的帮助教导,成就了我军地两用之才,树起了我成就梦想的抱负。忘不了,周末到市区吃清真餐的渴望。忘不了,当代理班长带兵的自豪。更忘不了我的同乡、情同手足的战友冯晓成、吴永忠;志趣相投的战友杨小东、王自勇……,你们将铭刻在军旅记忆,珍藏在我的心里。

      岁月如河、时光似箭。转眼到了退伍的日子,在连队官兵惜别的泪水中、在部队首长的关爱叮嘱中,我们走完了军旅。退伍了!不管是酸甜还是苦辣,都是那么有滋有味。退伍了!身边没有了亲如兄弟的战友,告别了刻骨铭心的军旅。部队的大熔炉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瘦弱的身体强壮了、脆弱的意志坚强了,从此多了一份韧性,多了一份坚强。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感到懊悔”。每当想起那段光荣的岁月,就有一种自豪感,更重要的是责任感,人生中有很多东西会忘记,但是那段日子却永生难忘。因为那里洒下了我的汗水,留下了我的青春。

      岁月催人老,中年又重逢。杳无音讯的战友们,成了一辈子挥之不去的牵挂,这种牵挂到中年后愈发强烈。网络真的是太先进了,三十年后,我们又在微信团聚,部队群、连队群、战友群,又浮现出连长、教导员、班长、老兵、新兵的身影……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那些温馨暖人的话语……,缭绕眼前,久久回荡,使人心情异常激动、倍感亲切、恍如梦境……

      当有人问我:让你的人生重复一次,再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从军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从军无悔于青春,军旅无悔于人生。

      这么多年了,内心依然无法平静,战友身影一直重现。这么多年了,夜里经常泛起涟漪,梦里时常回到军旅。

    【审核人:凌木千雪】
        上一篇:怀念太祖母
        下一篇:寻梦军旅

        标题:梦回军旅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nqing/14958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