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仙林牡丹开

  • 作者:何源胜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4-14 23:00:26
  • 阅读0
  •   仙林的牡丹开了。一时间,朋友圈被那婀娜的花影铺满,满屏尽是春日的浪漫与炽热。此时的牡丹,早已超脱了花的自然范畴,它是热爱,是欢喜,更是生活诗意的具象化。然而今年,我因外地学习无缘前往,那些牡丹便只能在我的想象里肆意舒展、尽情绽放,每一朵都幻化成万千姿态,倾诉着无尽风情。

      我打开电脑,试图在网络世界探寻更多牡丹的踪迹。搜索间,一些芍药的倩影也映入眼帘。牡丹与芍药,皆被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同样有“花品冠群芳”的姿态。植物学家会严谨理性地作出区分:牡丹是落叶灌木,茎为木质,高大挺拔,可达二米;芍药是草本植物,茎为草质,高度通常不过七十厘米。但这些精准的知识,总让我觉得少了赏花时那份随性与洒脱。毕竟,当人们置身花海,无一不是惊叹连连,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镜头在花与自己之间来回切换,满心都想将这美好定格,让自己也成为绚烂春光的一部分。这种对知识与感性体验的思考,映射出生活里我们常因过度理性而忽略内心纯粹的感动,就像生活中那些被数据和规则填满的时刻,我们是否也失去了感受微风、聆听鸟鸣的那份悠然呢?

      在朋友的视频中,仙林牡丹满沟满壑地摇曳,分明就是一片梦幻的花海。每一朵牡丹,都像是水面上泛起的粼粼涟漪,层层叠叠,相互交织。

      这片花海,又如一面巨大且澄澈的镜子,倒映着天上的星辰与云彩,汇聚了天地精华。本应生长在仙境的牡丹,如今降临仙林,这无疑是牡丹与仙林的天赐缘分。仙林的牡丹,不再仅仅是普通的花,它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被赋予了灵动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目睹它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朋友说,有人开始美声高唱:“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唯有牡丹真国色”“独立人间第一香”“佳名唤作百花王”等诗句更是不绝于耳。人们沉醉其中,有着“雍容富贵”之类千篇一律的表达,这无疑将牡丹的形象禁锢在了一个刻板的框架里。为何会如此呢?从文化根源来看,牡丹长期被视为富贵的象征。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致使人们思维固化。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在面对难以言表的美时,常常依赖固有的语言。其实,不同生活境遇的人欣赏牡丹,就算站在同样的角度,面对相同的花,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所以我们允许刘禹锡“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豪迈抒发,也允许白居易“何况飘零泥土中”的深切怜惜。说到底,看花不是花,花亦是人、人亦是花了。

      转念一想,我今年没去仙林,倒还生出了如此多的感慨。究竟是得到还是失去呢?看到朋友圈那么多美丽的牡丹,又恰逢如此美好的春光,不妨摒弃“诸多杂想”,就单纯地去一次仙林牡丹园吧。去靠近一朵牡丹,学习它如何开放、如何艳丽,让自己成为花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学牡丹开”,绽放内心最本真的光彩。

      学习花朵开放,并要绽放光彩,这也是对人生的反思。桃花娇艳,如青春的热烈;梨花洁白,似心灵的纯净;油菜花灿烂,若生命的蓬勃。每一种花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密码,都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奥秘。我们常常在忙碌与追逐中迷失自我,而大自然则是无私的导师。它用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规律,向我们展示出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如花朵一般,“道法自然”地绽放。人生的旅程,恰似一场赏花之行,莫让忙碌与刻板蒙住双眼,珍视每一次与美好相遇的纯粹感动,方能在生命的四季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仙林牡丹开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ejingsanwen/24066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沉香凝沉香凝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
      • 获得积分:108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