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对于自小在农村里长大的我来说,最为熟悉不过了,因为自从记事起,家中每年都要种植荞麦,也经常吃荞麦面所做成的食物,因此,自小到大,我对荞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作为一种养育人的农作物,我对它喜爱有加,在我内心深处的乡土记忆里,荞麦也占据了一部分内容。
每年到耕种荞麦的时节,父亲和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天刚蒙蒙亮,就扛着犁铧,携着籽种,赶着毛驴,前往家里的山坡地种植荞麦。来到地里,父亲把犁铧套在毛驴身上,让毛驴拉着犁铧翻地,母亲就手提着装有荞麦籽的篮子,紧跟在父亲身后,一把一把的将荞麦籽撒在犁铧划出的沟垄里。就这样,每一年,父亲和母亲用同样的方式将荞麦籽种在山坡地里。
当把荞麦籽种在地里,过一段时日,地里就会绿油油的一片,如同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地毯,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也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在荞麦地披上绿装的时候,荞麦的长势会一天一个样,铆足了劲儿往高里生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开出让人喜爱的花朵,这个时候,满山满洼都会闻到荞麦花香,听到蜜蜂嗡嗡采蜜的叫声,看到追逐嬉戏的蝴蝶,整个山坡都将是花海一片,娇艳的荞麦花让每一条山沟、每一道山梁变得明丽动人、勃勃生机。
秋天一到,荞麦将要到了收割的时候,奶奶带领着家人拿着镰刀,来到红彤彤一片的荞麦地里,看着颗粒饱满的庄稼,脸上露出收获的喜悦,热火朝天的干起了活儿。每当家人沉浸在收割的氛围当中时,对于我们少不更事的小孩子来说,也找到了童年的乐趣,秋收时节,荞麦地里的蚂蚱也开始凑热闹,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一声接一声的叫个不停,于是,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在荞麦地里蹑手蹑脚的抓起了蚂蚱,任凭蚂蚱藏得多隐秘,它总会被自己的叫声所出卖;不一会儿功夫,总是收获满满,许多高调的蚂蚱将会被抓到伙伴们的面前,等到大人干完农活晚上回到家里,就给我们用麦秆编织一个漂亮的笼子,将蚂蚱装进去,挂在房檐底下,用鲜嫩的青草喂养它,听到笼子里的蚂蚱叫个不停,此时此刻,童年的那种幸福感将会挂在自己的嘴边、充满自己的心田。
当荞麦在地里收割完成,总要晾晒一段时间,等到水分晾晒的差不多,就要拉运到家里的谷场上,由于种植荞麦的地主要是山坡地,所以地里大都是架子车、三轮车等农用工具不能直接到达的地方,往谷场上搬运荞麦就只能靠人力背了,这时候父亲、母亲还有奶奶都拿着绳子,一捆一捆的将地里的粮食背回家。等到荞麦来到谷场上,父亲就忙着进行碾场了,在碌碡唱着歌谣转动下,一粒粒颗粒饱满又乌黑发亮的荞麦籽儿落在了谷场上,然后通过扬场,去掉碎叶和尘土,就将荞麦籽儿干干净净地收拾到谷仓里面。
等到新收获的荞麦磨成面的时候,奶奶总会拿出自己的最好厨艺,做些好吃的,来犒劳家人一年的辛勤付出和庆祝最终的收获,在我的儿时记忆当中,奶奶做的浆水荞面节节、浆水荞面面条、荞面搅团、荞面棒棒、荞面馍馍、荞面摊饼等等,都是我的最爱,至今回想起来,还是余味无穷,味蕾深处的馋虫将会被深深地勾起,可是,现在吃这些食物,无论你怎样的用心品尝,就是吃不出儿时的那种味道,如今,我只能在记忆中去回味了。
我是看着荞麦苗,闻着荞麦花香,吃着荞麦面长大的,荞麦不仅养育了我,也养育了家乡的人们,儿时在荞麦地里捉蚂蚱的情形现在仍记忆犹新,给我天真烂漫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每当回老家,看到满山满洼长势喜人的荞麦,心中总是感到欣喜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