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陈志林:晒书

  • 作者:陈志林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9-08 00:19:23
  • 阅读0
  •   上周末,得一空闲,理了下书,晒了点书。

      多年积累下来的书,有女儿小学以来的,有妻子教学的,也有自己大学以来的。林林总总,对外来说,谈不上有多少价值,但对自家来说,不失为一方财富。

      就拿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来说,每本三元多,一共是十几元,是1993年购买的,当时花了我半个月的生活费,那时师范生每个月生活费也就三十几元。

      很多时候,有的书想扔,却舍不得。有的潮了,有的泛黄了,几乎每年都不得不搬出来照照太阳。晒书成了一种常态、是一线风景,弹弹灰尘,抹平折痕,随手翻翻,阳光在一弹一抹中穿透岁月。

      90年代初,高中和大学的每年寒暑假,晒书是必修的假期作业。从木箱中、从蛇皮袋中,搬出一捆有一捆的书,摆放在老家的大门前。那时的书,主要是自己和大哥的,有高中、有大学的。别的人家主要晒谷子,我家除了谷子还有书;晒书是村里鲜有的文化气息,自然会吸引邻居羡慕的目光。

      书晒满一地,自豪感溢于言表。我对书很爱惜,不允许其他人糟蹋。那时候,卫生纸在农村还是奢侈品。很多人家上厕所,用的都是废旧的书和练习本,厕所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农村孩子学到的这几年文化,随着这一页页的撕扯,一字一句都还给了老师。父亲也常常爱干这事,稍不留神,他会顺上一本去了厕所。等我大发雷霆时,他会淡淡地说一句:这书你能当饭吃呀!对父亲来说,用旧书上厕所,是一种优待,别人家哪有这么多旧书!那时,家里还经常搁一捆黄篾片在茅厕角落用于上厕所,那玩意有棱有角,像刀片,稍不小心,会割破肛门。

      一年晒一年,边晒边翻,知识在阳光下传承。成家后,除了自己带走一部分外,老家的很多书也不见了,有的还是逃脱不了进厕所的宿命。如今,在老家,新房代替了旧宅,已见不到几本像样的书。晒书成了远去的历史,成了不能再现的风景。

      如今,晒书变得五味杂陈。没有过去邻居的羡慕、同伴的围观,更没了知识提振的力量。读书那会,晒书就是读书,晒书就是积累,晒书更是精神的寄托。如今,书多了,翻的人却少了,翻的机会更少了。晒书仅仅成了一个人的回忆。

      秋风徐来,也能落飘临,希望还能捡拾起当年晒书时的那一地书香。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志林:晒书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2613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唯怡唯怡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55
      • 获得积分:1036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7.27.74.*
          【唯怡】发布的其他文章: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