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当我提笔写下这个词的时候,灵感它还没有来,它没有像春姑娘悄然降临人间一样,光顾我的脑海。作为一个喜欢写作的人,灵感,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一个很玄的东西,有的时候,它来的如同一道最明媚的光,仿佛是忽然之间,就打通了任督二脉,那些美好的思想,精妙的词语,充满想象力和生命力的句子,仿佛长了翅膀一样,从笔下流淌出来,如最可爱的精灵,飞舞到笔尖,笔下的那些文章,仿佛带着清晨露水的清澈,带着各种花的娇艳,散发着馨香。
最近,灵感光顾的很少,让我不由的反思自己,这段时间过得过于浮躁,很少读书,尤其很少读那些有内涵,有深度的书,要想下笔如有神,就应该有足够的输入,才能有输出。多多看书,感受不同作者笔下那些不同风格的文字,也许在某个瞬间,你就被其中一篇文章击中灵魂,然后有了自己动笔的想法和热望。而且,一边读书,可以一边做读书笔记,用工工整整的方块字,认真记录下那些打动你的句子和段落,在灵感枯竭的时候,翻开曾经的笔记看看,有时候,灵感就会被激活,我之前喜欢读丁立梅,周国平的书,丁立梅的文字温柔而亲切,娓娓道来,善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喻,每每让我拍案叫绝。周国平的书,则充满了睿智和理性的思考,同时又不缺惊才绝艳。
要想有灵感,还要到美好的世界里去看看,这两天,翻看之前的一些文章,发现在2016年的时候,美国之行写下的一些文字,尤其是关于旧金山的海边,那三篇海的系列文章,“海之歌”,“海之舞”,“海之惑”,还有很多关于美国文化的思考,读着它们,我不由的赞叹,那个时候,文字充满着灵气和喜悦。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新鲜事物,欣赏不同地方的风景,品尝风格各异的美食,感受那些异国的文化碰撞,都会让我们迸发很多奇妙的灵感,激发我们很多的思考,当我们欣然提笔,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念所感,那个时候的文字,往往如同汩汩流出的泉水,流畅清新。
如果要想灵感如同爬山虎的藤蔓一样,郁郁葱葱,不断向上延伸攀爬,也要经常动笔写作,有的时候,灵感是越写越有,越写越多,仿佛我们播撒下一粒灵感的种子,给它和煦的阳光,充足的雨水,肥沃的土壤,它就会钻地而出,茁壮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树上的每一根枝桠,都是灵感在伸展,每一片叶子,都是小小的灵感,每一朵花,都是灵感在盛开。
如果说灵感是一棵生长中的小树苗,那么它便扎根于阅读的土壤,沐浴着旅行的风,有时候的灵感,如同一个清纯可人的小姑娘,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脑洞大开的想象,这时候下笔,笔下的文字,有着让人耳目一新的想象力,有时候的灵感,仿佛一位看透世间百态,睿智的老人,这时候将灵感付诸指尖,文字是带着对岁月的感悟和洗练,有着历史的厚重感。
灵感很多时候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当灵感之光闪现的时候,一定要迅速抓住,我习惯性用手机里的备忘录,随时记录下我的灵感,包括孩子童真的童言童语,包括下班回家看到满是鲜花在道路两旁盛开时候的心情,包括尝到了一种过去从未吃过的美食,然后回到家,坐在电脑前,再将这些散碎的灵感整理出来,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写下来,这样就又有很多好故事可以说。
真心希望,我的灵感,可以越来越丰盈,我要努力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激发灵感,收集灵感,整理灵感,将灵感付诸文字,让日后的我,每每翻看过去的文字,都可以往日重现,重新追忆到那些美好。愿每一位喜爱写作的人,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将这个世界的盛大和美好,都变成文字,在笔下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