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心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马文个脱贫记

  • 作者:马晓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23 22:26:01
  • 阅读0
  •   马文个脱贫记

      文/马晓春(甘肃省康乐县)

      “快看,快看,马文个的后人(儿子)马木亥买两口子从厦门打工回来了。”家住山大沟深、偏僻闭塞的康乐县苏集镇周家沟村2社的贫困户马文个听到山梁田埂上乡亲们的议论声,老两口三步并作两步从家中跑了出来,望着身穿品牌衣服、皮肤如南方人白净的儿子儿媳,接过大包小包让到新房里面。周围的邻居们纷纷涌进来围观,询问厦门务工的收入情况,看着崭新的住房、硬化的院落、快下牛犊的能繁母牛,大家感叹:这家难心人(生活贫困)今年终于拔掉了穷根!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遇到了贵人”,马文个情不自禁地地说。

      马文个口中的“贵人”,就是时任中共康乐县委书记。

      “贵人”建档立卡

      周家村位于苏集镇北面,分别与康丰乡头岔村,白王乡老树沟村相邻,全村以东西走向7公里长的一条沟为主,最东面是瑶瑶沟水库。周家沟村是一个纯少数民族聚居村,系深度贫困村,总户数498户、2216人,其中一般户236户,有建档立卡户168人。2013年春天,村干部带来了镇上的干部,来到马文个家中,说是专门来查看住房情况、了解生活状况。这帮人房前屋后丈量了他家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磨房厅”(土坯危房),询问了老两口的身体状况,查看了口粮和吃水情况。当问到家庭收入时,马文个老泪纵横地诉说:“哪有收入啊,种的5亩包谷不够一家7口人的口粮。儿子木亥买两口子没文化,在家里闲着。我给邻居们打胡基(做土坯块)挣点油盐钱,连药都吃不起。老房子夏天漏雨、冬天灌风,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啊……”。这帮人边听边记边看,鼓励他们一家人振作精神,勤劳致富。然后,走到一边窃窃私语,好像在商量什么。弄得马文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们葫芦里买的啥药。不一会儿,领头的镇上干部说,你家贫困原因是缺劳力,我们商量要列为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在全村进行公示。“是不是精准扶贫户无所谓,还不是摆摆样子,解决不了我家的难心(困难)”,马文个自言自语着。之后,他渐渐淡忘了这件事。2014年的一天,村干部领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进马文个家,说是他家的帮扶责任人——县人社局干部。“能帮扶什么,还不是做样子的,”马文个寻思着。帮扶责任人又是像前次一样,详细了解了他家的情况,掏出本子不断地记录着,并与马文个拉家常、倾心交谈,弄得他有些不耐烦了。之后,帮扶责任人又多次来到他家,摸底调查,核算收入,和他们一家人商量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帮扶计划》。从此,帮扶责任人成了他家的常客,经常运转“一户一策”,帮助干这干那,认他为“穷亲戚”。

      “贵人”解决“难心”

      2015年,帮扶责任人给他们联系精准扶贫贴息贷款50000元,动员他的儿子马木亥买两口子到新疆务工。几个月后,马木亥买两口子挣了点钱回来,家庭情况渐渐有了起色。快到冬天了,帮扶干部又来到马文个家,给他的三个孙子带来了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高兴地像过节一样。帮扶责任人让马文个来县城,给他也买套衣服。马文个乐呵呵地说:“我都七老八十了,就不要买衣服了”。2017年下半年,镇村干部走进他家,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你家帮扶责任人换成了县委书记!他半信半疑,县委书记怎么会到这山大沟深的地方来帮扶我呢?好事不会落到我的头上吧!过了几天,他家门口突然来了一辆轿车,随行的人介绍说,这是县委书记。书记握着他的手嘘寒问暖,亲切地称文个为“文哥”,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详细了解他家的情况,仔细查看了住房、院落、口粮……,将他家的所有困难记在了本子上,填写“一户一策”,逐一商量解决办法。当看到大冬天的、他家还没生炉子情景时,县委书记掏出钱,立即叫人买来了一吨煤炭。马文个的老伴开始生炉子,满屋子暖融融的,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2017年底,当看到马文个患心脏病经常吃药的情况后,县委书记给他们老两口联系办理了慢病卡,定期吃药由医院门诊给予报销,解决了他们吃不起药的困难。全家人也因此参加了医疗保险,老两口也按时缴纳了养老金。后来,马文个患了血脉曲张,试着给镇卫生院签约医生打电话,没想到签约医生立即到他家,将他转诊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而且住院费基本上都给报销了。说起这事,马文个激动地说:“党和政府的政策真的太好了,啥都不愁了,真想多活十几年好好享受享受”。2018年10月,当了解到马文个的儿子马木亥买两口子在新疆务工收入不高的情况后,县委书记通过县劳务办输转到厦门同安区麦丰实业务工。如今,马木亥买两口子在厦门同安区稳定就业,每人月工资5000多元,而且县上发了务工奖补7666元,逢年过节可休假回家。一家人逢人便说:“我们遇到了好书记,解决了困难事,有了稳定的收入”。

      “贵人”帮扶脱贫

      2017年下半年,县委书记看到他们一家人住着土坯D危房的情景后,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万元,动员他们修建了4间房屋。同时,协调接通了自来水,结束了他家吃井水的历史。2018年,书记来到他家,看到他的新房无力收尾的情景后,买来了地板砖、瓷砖,找来工程队,在新房里铺上了地板砖,粉刷了墙面,打上了顶棚,在外墙贴上了瓷砖,帮助他们搬进来梦寐以求的新房。同时,联系挖掘机整理了新房前的土埂,修建了围墙、大门,改造了厕所,硬化了院子。通过农路硬化项目,将通到他家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使他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彻底改变了家庭面貌。当年4月,又发放补贴3万元,修建了牛棚、彩钢房;补助1万元,引进了1头能繁母牛。“这头牛快下牛犊了”,马文个边喂食苞谷饲料边高兴地告诉老伴。之后,他们又续贷了精准扶贫贴息款。马文个说:“大孙子在村小学上学,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前几天,学校还发了校服、棉衣、手套,把娃娃们关心得比家里人好,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带好两个年幼的孙子”。他将到户产业1万元入股到村光伏合作社,每年分红达到500元以上。前不久,县委书记又到他家,运转过“一户一策”后,与随行人员将他家的卫生清理得干干净净。“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享受上好政策,遇上了好干部,书记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两年多的帮扶下,彻底改变了我们家的精神面貌,激发了我们一家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马文个感慨地说。望着满院子晾晒的玉米棒棒、装满油桶的菜籽油,马文个说道:“如今吃穿不用愁,住上了新房,吃上自来水,走上硬化路,看病不要钱,上学有补贴,养老发给钱,打工挣了钱……,这是历朝历代想都不敢想的”。当听到康乐县今年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消息后,马文个向前来看望他的县委书记申请脱贫。他说:“感恩党和政府,如今我们像活在了天堂里,还有什么理由赖着不退出贫困呢?”。

      一组数字可以表明,经过六年多的脱贫攻坚帮扶,脱贫攻坚战取得的辉煌战果:2013年底周家沟村有建档立卡户118户、545人,贫困发生率 24.86%;2014年降至脱贫22户、104人,剩余96户、442人,贫困发生率20.5 %;2015年新识别21户、101人,剩余117户、543人,贫困发生率 30.61 %;2016年降至脱贫1户、5人,新识别25户、116人,剩余贫141户、654人,贫困发生率36.87%;2017年脱贫23户、125人,新识别 3户、16人,剩余贫121户、585人,贫困发生率27.2 %;2018年脱贫25户、119人,新识别2户、9人,剩余98户、515人,贫困发生率23.94 %;2019年脱贫92户、485人,剩余6户、30人,贫困发生率1.34%。

      2013年底,苏集镇有建档立卡户1245户、5510人;2014年底,脱贫282户,1470人;2014年,返贫6户、24人;2015年,脱贫184户、909人,返贫9户、47人;2016年,脱贫293户、1410人,新识别纳入211户、923人;2017年,脱贫115户、613人,返贫2户8人,新识别纳入26户、124人;2018年,脱贫235户、1097,返贫1户、5人,新识别纳入3户、10人;2019年,脱贫324户、1495人,剩余70户、315人。2014—2019年,全镇稳定脱贫1430户692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2%。

      “斧头剁了白杨了,硬化路铺到门上了,自来水家家通上了,天堂的福都享哈了;钢二两,四两钢,农村面貌大变样,吃的吃来放的放;杆两根,四根杆,党的恩情唱不完,幸福路上明天见……”。傍晚时分,马文个让孙子打开手机,倾听着这首优美动听的莲花山花儿。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马文个脱贫记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inqing/14958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