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赣、湘三省交界处的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有一座历史悠久,具有雄、险、奇、秀、幽、古、旷等特点,也是堪与美国黄石公园媲美的中国红石公园。这便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万古丹霞冠岭南的丹霞山,它位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也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也许是在庐山工作时间太长的原因,或许也是长期从事野生植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作的原因,对于名山大川,有着特殊的情怀,对于各地的名山,我都希望去攀登一次。初识丹霞山,那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株以丹霞山命名的丹霞兰炒的火热,让我对丹霞山有了一个期待,去看一看,做一次资源考察,游览一下丹霞山的美景。然而,因工作原因,这个想法一直到我退休,也未能实现。
2月18日,我决定趁着返回江西故乡,绕行去丹霞山走走看看,去完成我心中的夙愿。从深圳南山区的住地出发,沿广深沿江高速、广连高速和乐广高速,约4个小时的行程,到达了韶关市。根据前期做好的攻略,决定先去南华寺看看。韶关南华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是中国重要的佛教古刹,也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禅法的发源地。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并在宋开宝元年(968年)由宋太祖赐名为“南华禅寺”。
南华寺占地总面积约4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群总面积1.2万平方米,采用阶梯式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寺向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曹溪门(头山门)、放生池(上筑五香亭)、宝林门(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室。六祖惠能在南华寺弘法37年,对禅宗的传承和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禅宗祖庭”。
停车走进曹溪文化广场,进口处,最吸引眼球的便是那座在世界雕塑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作品一“菩提金叶”,透过金叶可看到远处端坐的六祖雕像。穿过广场,过桥便来到了南华寺的正门,此时正值正月期间,来南华寺烧香祈福的人还不少,用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粗略游览了整个南华寺,虽然时间不长,但也让我心灵上有一种平静与放松。
游完南华寺,我们便驱车前往此次的目的地——丹霞山景区,60多公里的路程,1个多小时的时间便到达景区,在景区内瑶塘村找一家客栈住下,准备第二天前往阳元石和长老峰景区。好巧不巧,所下榻的客栈的老板娘是江西人,看到我的车是江西牌照,便热情地向我们推荐景区的最佳游览路线,看时间还早,便建议我们利用下午的时间,先去游览水上丹霞和阳元石景区,明天再去长老峰和翔龙湖景区。这样的安排,时间上分配非常合理,可以在景区多走走看看。
简单收拾后,便直奔水上丹霞的游船码头。水上丹霞景区实际上就是锦江自北向南穿行于丹霞山群山之中,绵延36公里在风景区南缘的五马迎宾汇入浈江,全长108公里。锦江,发源地是江西省崇义县仙人岭,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鄂、湘、赣粤的漕运要路,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发展,这条古老的水上运输通道,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现今的黄金旅游线路。水上丹霞,船说很美,这条游览路线,北起生态园码头,南至丹霞电站,全程8公里左右的水路,50多分钟的游览时间。锦江犹如一条玉带,缠绕在丹霞山的腰间,山水丹霞如诗如画。沿途美景集中展现,目不暇接,群峰呈态,美不胜收。有“不游锦江,枉来丹霞”的说法。
游完水上丹霞,看时间尙早,便前往阳元石景区。进入景区,按照景区的指路牌,我们在林间小路上一路攀行,行至半山腰,上了拜阳台,一块天然奇石便直扑眼前,这便是天下第一奇石——阳元石。景区也因为这块天下奇石而得名阳元石景区。根据景区的科普介绍中:“阳元石是一个形态奇特的造型地貌,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丹霞石柱。最初它与阳元山大石墙同为一体,后来风化作用使阳元山与阳元石之间的裂隙不断扩大,最后与石墙分离,并经受风化作用经年累月的打磨,形成了目前的石柱形态。按照丹霞山的平均上升速度计算,那么它应该有大约100万年的历史;如果按照阳元石的相对高度和平均剥蚀速率计算,石柱的形成大约有30万年的历史”。阳元石俗称“祖石”,是天下第一奇石,高28米,直径7米,因其形状酷似男根而得名。我们被这块奇石所吸引,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之声,更是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过双乳石20多分钟,左转便到了阳元山西南面的九九天梯,,天梯的尽头便是细美寨,考虑到体力和时间等因素,我们只是仰望天梯和山顶上的细美寨,便原路返回,回客栈休息。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乘坐景区的第一班交通车前往长老峰景区,在丹霞山索道站下车乘索道上山。出了索道上站,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左转先到舵石,舵石,在宝珠峰东北端顶点,因山体形状像一艘巨轮,“舵石”所在之处红色巨石仿佛船舵一般。因天气不佳,晨雾遮挡住朝阳的光辉,我们未能拍到此处朝霞晨曦里金光灿灿的丹霞秀色。原路返回,经韶音台、龙王泉、片麟岩、红桥拥翠、海螺风、雪岩,登上长老峰的观日亭。在这里可以全角度巡览丹霞山的全景,亭子中还有一个科普展板,上面标注着对面山峰的名称,可供游客对比辨认对面丹霞山峰的名称。在观日亭停留了约半个小时,我们再次原路返回,乘索道下山前往翔龙湖景区。
坐上翔龙湖景区的游船,听着导游的介绍,观沿途风景,过双龙戏珠和玉带桥,我们来到丹霞山又一特殊的景观——阴元石。这不同于阳元石,阴元石的形成而是由地下水冲刷而成。这是丹霞山又一奇特的造型地貌,与阳元石遥相呼应,经地下水冲刷形成而成今天的面貌。岩石高4.5米,下部最宽5米,竖状洞穴高3米,宽3-15厘米。看完 阴元石,拍照留念后,我们再次乘游船返回,结束丹霞山的游玩。
回程中,我们没去锦石岩寺,这个与山西悬空寺齐名的寺庙,也没有像其他游客那样,乘交通车返回。而是沿着锦江的清水步道步行返回,一路走一路想,丹霞山有了阳元石,又有了与之相呼应的阴元石,大自然好像特意为人类留下这一阳一阴的神奇之物,这也许是除了丹霞地貌外,丹霞山蛮声海内外的原因所在。
(2024年4月20日晚写于鄱阳湖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