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别在我心上的一枚红叶,无论多久都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题记
很久没回故乡。故乡的风,故乡的树,故乡的鸟鸣,好像临夏地麦田一声声叫着我的乳名,念念悠悠,响彻心头。
一如母亲,立在村口的眺望,在黄昏的炊烟中,热热呼唤着我。
我说,这就是家。一个童年里的回声,长大的离别,三十年后再次归来的蓬勃,张着双手扑进母亲怀抱时的泪流满面。
是的,故乡,原乡,我的心乡。是我多少次梦里花开都想回到的地方。一天天一年年,十万里盼望中,当我双足终于再踏上这片热土,我的心震撼了。三十年后的它,如同一副盛世容颜展现在我面前。
小村,大路,南北,东西,一色水泥铺就,平坦,展阔,阳光下散发着水漾的光泽,一条条从各家门前走过,清冽细语,一派新机。上村,老宅,入眼处,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清徐中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是的,路路通,富裕风,是新时代农村大步走向前冲的最美阵容。瞧,路道两旁行行绿树遮天蔽日,如柄柄大伞搭起的天棚,以远望世界近处风一树一列,步步成景。绿风晓意,序章。清爽而又繁华,热烈而不失风韵。一如清畅的云飘在心头的歌,同起同落着。
已是暮春时节,夕阳下农人们正忙在田间拔草育苗。年迈老人午睡醒来,呼朋引伴在村前露天健身场拉胳膊甩腿锻炼身体。以一种特有的畅意述说着老有所乐,康有所健,安有所养。望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突然感觉一切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我捂着砰砰跳的心口问自己:这还是我当年居住的小村吗?它分明就是一座现代化美丽的城市啊!看,清泉的自来水已安装到家,胳膊粗的天然气管也一条条进了村落了户。文化场文明地,如同窗前绿树清风在向你招手。城市覆盖农村,农村走向城市,物质精神同步起歌,脱贫攻坚实实打响了第一枪,泰然的小康生活已全然住进了千家万户,列列处处。
好时代,好日子,正在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向我们阔步走来。这让我禁不住又想起四十年前的情景来。那时候农村生活普遍落后,低矮的泥胚房茅草屋,冬冷夏热透风漏雨。不要说自来水,就连压水井也要几家合用,由于地质浅出水浑,吃水前总先澄会才能饮用。村口向外的两条大路上,常年风过尘起,黄土飘扬。。这是时代的写真,更是年代里的回望,场景,新事,恍如梦。在时代的速变中以短短数十年的奔腾书写着现代人的风华风貌。
正如现今餐桌上鸡鱼肉蛋,家家户户都是家常便饭。新时代浓笔早为人们着上了幸福的重彩!当年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永远尘封在旧时代背景里消逝了。至于儿时记忆中那个孩子多每到饭时都站他人门前哆嗦着双手:行行好给点吃的吧的齐发妇女也在渐去渐远风中模糊了起来。
有的只是再见她时,满面的幸福笑容。是的,改革开放春风早让她家脱贫致了富。政府好政策精准扶植下,在发展农业和副业的同时家里还盖了三层楼房,七个孩子也都有了出息。听说最小那个在村当教师,以教育兴则国兴,守家守门守卫,我之我为我荣,赓续传承文明文化的火种。感恩好生活感谢新时代,用智慧和双手全力点燃心中的灯火,做一村一国的建设者,文明文化的传播者,美好家园的护卫者。
诚然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更是我们大国大同人共同的愿望和使命。国之我国,家之我家。以民族大爱为己任,担当有为,创新发展。以爱与对爱的实际行动在华夏大地民族土壤里结出最丰美的硕果。让一树一村一家一爱,代代富有在祥和欢乐的春潮里,风歌故乡里,唱响新时代。
是的,这是立体是情怀是河南周口鹿邑刘桥村的新农村新变化。更是五十六个民族各个乡镇县省连接一体整个中华大舞台的最美展现。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十三亿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中,人民幸福国家富裕,和谐民主的欢乐大时代。它是改革春风吹绿的万亩良田;是环境有效治理后青山绿水的大美展现;是大国将相经济腾飞的一面;更是人民洋溢脸上最美的笑容,一朵一朵浸润在我们心中。
大党,大国,大情怀;大乡,大民,大时代!
在故乡的九州,揽月的星河,惠济河的滋养, 民风,民情,民安的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