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无人贾府的短板
冷子兴到是个有些见识的人,和贾雨村演说贾府时,就提到了贾府的问题,这个官五代的家庭,遇见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培养,都是享受派的,一句话,没吃过苦没奋斗过,自然不知道危机,人才的培养,成了贾府的最大问题,要不然,贾政干吗把贾雨村这个冒牌宗侄当个宝,上来给个知府的美差,主要是那位长得好,还是进士出身,属于可培养的人才,而且,贾雨村到底弄了个宗侄的帖子,有投靠的心,贾政自然当了宝。可知道,贾府的子弟有多差了。
1、混乱荒唐的贵族子弟学校
贾府的贵族学校乱到了什么程度,看看秦钟附学记就知道,里面的风气有多差,秦钟初见贾宝玉,还是一个腼腆少年,见了外人都会脸红的状,有女儿之态,可是没几天在学校里,什么纨绔的毛病,都有了,还和智能儿混一起,这样的变化,太吓人。
而薛大少进贾府没多久,作者说比原来还坏了十倍,要知道,薛大少也在贵族学校里混日子,还用钱收买拉拢小学生,如果学校管理严格,是读书育人处,他当然不会胡闹生事,只能说风气特别混乱,才有了薛大少更坏了十倍,而宝玉和秦钟上学不是上学,没几天就弄成了一场群架。
2、后继无人贾府的短板
贾府不是没重视教育,那个贵族私立学校,就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校长是名儒贾代儒,不过校长连自己的孙子培养不出来,就知道能力缺缺了,而族里供养的学校,没有成为教书育人处,到成了藏污纳垢处,那自然是最大的败笔。
贾府的子弟基数不小,可惜,人才缺缺,而那几位正牌主子,贾琏是好享受的,贾珍是好荒唐的,贾蓉没规矩,只一个有望可成天资过人的贾宝玉,让府里的女人宠成了凤凰,可是只爱在内宅里混,不肯读书,是不愿意面对外面的世界,也是另类的高雅享受派,也就是说男人们心思不在仕途上,都只在享受上,宝玉也一样,不过是他的享受高雅些,没那么低俗,可一样的享受主义心态。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如何能让贾府不败落,区别是败落的速度罢了,如果只是享受,也罢了,如果还生别的事,那自然只有败落的更快。
贾赦突然为什么要嫁迎春
迎春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不过世家大族的小姐,哪里有急于出嫁的,比如湘云早早相看了人家,后面几年,也没提出阁的事,这是身份,哪里有前脚定亲,后脚娶亲急,迎娶是急,那是姿态,可是世家的小姐,肯定要端个身份,迎春的出嫁,那么急切,到和皇商夏家的姑娘有一比,可夏家小姐是个商户的女儿,可迎春是什么人,国公府的小姐,父亲是一等将军,那是什么身份,她姐姐是皇妃娘娘,不应当架子端一些,这是一个身份的表示,可是迎春呢,她的婚事,明显不合世家小姐的作派。
1、迎春的亲事,贾府明显不重视
姑娘大了,内宅里自然要考虑婚事,可是从贾府来看,贾母不重视邢夫人不重视王夫人更不会多事,所以一直没人提,到了鸳鸯探望凤姐时,有官媒来,平儿才提一句,有个孙大人托了官媒弄个贴子来,而我们知道,贾母过寿时,南安太妃要见姑娘们,贾母没有让迎春出场,到是众星捧月捧的是探春,这引发邢夫人的强烈不满意,认为贾母偏心,对长房不公平,的确,贾母这一作派,是有些打压迎春。
贾府对于迎春的态度,是透了一个冷淡的态度,这主要是贾母的意思,她对迎春不欣赏,迎春的资质一般,成不了元春那样的棋子,贾母自然不愿意把资源和注意力分给迎春。
2、贾赦突然为什么要嫁迎春
贾赦呢,他对这个女儿,根本不理不睬不管不问,这一半是他冷漠,不重视亲情,另一半原因是当时的规矩,父亲只管儿子,毕竟儿子才是自家人,而女儿吗,都是由嫡母教养,这样的贾赦为什么突然管起迎春的婚事了,他有他的所图,既然贾母对迎春不给予关注,贾赦自然要打主意,哪怕出不了一个皇妃女儿,可既然联姻自然也有一点用处。
贾赦突然为什么要嫁迎春,而孙家求亲,是为了孙绍祖的前途,孙绍祖在兵部候缺,自然要攀高门,贾府是孙家能攀到最好的门第,他自然打了这个主意,贾赦因为收了五千两的活动经费,事情不顺,贾赦不愿意退还银子,顺手拿迎春平衡此事,孙绍祖当时是为了攀附,而贾赦为了活动经费,所以才促成这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