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戏说司马先生

  • 作者:冬歌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4-01 13:12:25
  • 阅读0
  •   江南某茶馆,竹帘子半卷着,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堂倌提着铜壶穿梭于八仙桌之间……

      忽听得门外一阵喧哗——原是那穿新式长衫的司马先生摇着折扇踱了进来。众人皆搁下茶盏,只见他将折扇“啪”地一合,一本正经地抖了句:“诸位可知何为家国大义?”话音未落,柜台后的账房先生却将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惊得梁上乳燕扑棱棱地飞走了。

      这位司马先生,早年原是“揭伪打假”的角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拎着铜锣闯江湖,专砸“气功大师”的场子。彼时的他,一身粗布短打,眉目间透着市井的机敏,倒像是《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的白日鼠。他曾在庙会中央搭台,当众拆穿“隔空取物”的戏法,引得围观百姓将铜钱掷得满台叮当响,都说这是“当代钟馗”。谁料三十年后,这钟馗竟在自媒体戏台上画了半张花脸,左手擎着“爱国”旌旗,右手捏着“流量”算盘,将时政杂谈唱成了吸千万人眼球的连台“好戏”。

      他转型时评人的手段,倒比川剧变脸更精妙。镜头前,他总将“家国”二字嚼得汁水四溅,仿佛每根银发都沁着浩然正气。

      某日,论及某作家访日,他忽将折扇往案上一拍,痛心疾首道:“诸君细品其文字褶皱,字缝里可渗出亲日的霉斑!”这般诛心之论,连《罗织经》作者来俊臣见了都要拱手称绝。偏有好事者,翻出他赴美置产的旧账。他却不慌不忙,捋须笑道:“此乃薅资本主义羊毛也!”这比起阿Q“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诡辩,更添三分机锋。

      要说最精彩的,还数他那出“铁算盘打漏税银”的绝活。2019至2023年间,这位常在视频里将税法条文背得滚瓜烂熟的“正义判官”,竟使起江湖戏班的障眼法。千万银两在他袖中乾坤里腾挪转移,税单上的墨迹遇着他特制的“爱国金漆”,便化作青烟袅袅。直到税吏举着火把来查账,但见满地灰烬里跳出金灿灿的数字,倒比正月里的炮仗还热闹。看客们这才惊觉,原来他日日敲打的算盘,竟是个双面绣绷——正面绣着“大义”,背面描着“私利”。

      琉璃厂的老掌柜说得妙:“司马先生的戏法,可比西洋镜更绝。左眼看是慷慨书生,右眼看是市侩商贾,定睛再瞧,分明是个穿着长衫的赵公元帅!”他那些个“揭露社会不公”的檄文,细品起来总带着股子铜锈味——某篇痛批医疗腐败的雄文下,偏巧挂着养生保健品的黄绸广告;某段怒斥资本作恶的激昂演说后,紧跟着就是理财课程的弹窗。这般“文以载道,道以生财”的功夫,连扬州盐商见了都要自叹弗如。

      最耐人寻味的,是东窗事发后的光景。税务局的通告甫出,千万粉丝的“正义化身”顷刻坍作雪狮子。茶客们拍案叫骂的当口,忽有人幽幽叹道:“诸君往日喝彩时,可曾闻见他长衫下的铜钱响?”满堂顿时寂然,唯听得柜上算盘珠乱撞——原是那账房先生又在核算当日茶钱,算到司马先生那桌时,特意多拨了三颗珠子,说是“替国家收的印花税”。

      前日,路经西四胡同,见着个卖泥人的摊子。那司马先生造型的泥人儿颇为精巧:金粉描的面皮,朱砂点的唇舌,背上插满“正义”“爱国”的小旗。孩童们争相把玩时,摊主忙不迭提醒:“小心别碰着机关!”轻轻拧动发条,那泥人竟从腹中吐出枚铜钱,钱孔里飘出句“流量为王”。围观者哄笑间,忽有老者拄杖喃喃:“这泥人倒比真身实诚,至少肯亮出肚里的算盘珠儿。”

      暮色渐沉,茶馆的说书人正讲到《镜花缘》里两面国的典故。惊堂木一响,满堂茶客都竖起耳朵——“要说那最厉害的双面人,既不必出海寻仙山,也无需吞服仙丹。只需备件金线绣的长衫,台前将忠孝节义唱作莲花落,幕后把铁算盘打得震天响。列位看官若不信……”话音未落,柜台后突然传来算盘珠迸裂的脆响,众人回头望去,只见账册上墨迹未干的“司马”二字,正顺着茶渍慢慢晕开,化作一团捉摸不透的灰影。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戏说司马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grwj/zw/23957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月亮以西月亮以西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25
      • 获得积分:499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