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龙贯山的竹

  • 作者:徐泽燕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5-03-29 07:13:22
  • 阅读0
  •   龙贯山,漫山遍野的翠竹。这片翠竹的世界,以楠竹为主,兼杂着麻竹、斑竹等众多品种,它们或高大挺拔,或纤细婀娜。

      楠竹身姿魁梧,竿粗壁厚,一节节竹节宛如生命的刻度,忠实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新竹初绽时,嫩绿的外皮上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阳光的轻抚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满是朝气。随着时光流转,竹子渐渐褪去青涩,披上一身坚韧的黄绿铠甲,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麻竹则别具一番风情。它植株高大,叶片宽大舒展,好似一把把绿色的蒲扇。麻竹的竿相较楠竹更为修长,且分枝繁多,每一个分枝都像是伸向天空的手臂,试图触摸那缥缈的云彩。其竹笋硕大肥美,在春日破土而出时,带着一股蓬勃的力量,彰显着生命的活力。

      斑竹,宛如竹林中的婉约仙子。竹竿上布满的斑点,恰似泪痕,诉说着一段段凄美的传说。相传明朝建文皇帝曾在此避难,慌乱间被竹子刺破臀部,鲜血滴落,从此竹子便有了这斑斑印记。抚摸着斑竹的斑点,指尖仿若触碰到了历史的脉络,那些古老的故事,随着岁月的风,在心中悠悠回荡。

      龙贯山的竹,不仅是自然慷慨赐予的瑰宝,更是承载千年文化的珍贵载体。

      在龙贯山的竹林深处,隐匿着一座龙贯寺。寺庙在翠竹的环绕下,显得愈发庄严肃穆。而十七口水井的传说,更为这片竹林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建文皇帝于螺贯寺(后称龙贯寺院)为僧时,每日下山挑水颇为辛劳。一夜之间,因他真龙天子的法术,情况发生了改变。土地菩萨畏惧天威,学鸡鸣扰乱其法,于是,在龙贯寺周围的竹林中,西边五口井、东边十二口井(其实是十三口)错落安置,构成了十七口神奇之井。井口皆呈圆形,深六七十公分,井水不涸不溢,取之不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

      漫步于竹林小径,脚下是绵软如毯的竹叶,每一步都似踏入时光的幽微之境,发出轻柔的簌簌声,仿若竹叶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如诗的光影。微风拂过,竹枝相互摩挲,沙沙作响,那声音或轻柔似情人的呢喃,或激昂如奏响的生命华章,为竹林增添了灵动的韵律,演绎着一场生命的交响,揭示着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妙旋律。

      不远处,流杯池静静流淌,溪水潺潺,酒杯顺流而下,仿佛穿越千年,带我们回到古时文人雅士曲水流觞的盛景。他们在此吟诗作对,将才情与诗意融入这片山水,融入这片竹林,为龙贯山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山石之上,“犀牛脚印”清晰可辨,那些或深或浅、左右交错的印记,如时光的密码,诉说着远古时期生命的故事。经考证,它们来自恐龙时代。这些奇特的脚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让我们得以窥见远古生命的神秘踪迹,感悟生命在漫长岁月中的延续与变迁。

      而“犀牛脚印”旁的“剿匪纪念碑”,以及山坡上残存的剿匪弹孔,更是将龙贯山那段波澜壮阔且充满血与火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它们把人们带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龙贯山这片竹林里,英勇的解放军与负隅顽抗的匪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剿匪纪念碑,以庄重肃穆的姿态矗立着,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寸都诉说着解放军战士为了守护百姓安宁,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岩石上那一个个弹孔,见证了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这些弹孔,是岁月留下的残酷印记,却也是胜利的勋章。它们时刻提醒着人们,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龙贯山因这些遗迹,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它不再仅仅是一座自然意义上的山,更是一座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传承的不朽地标。

      龙贯山的竹,以其独特风姿,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历经风雨洗礼,却始终坚韧不拔。它们是大自然的灵动精灵,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火炬。每一根竹子,都承载着龙贯山的记忆,每一片竹叶,都摇曳着岁月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在喧嚣尘世中,如竹般坚守本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审核人:站长】
        下一篇:愧疚

        标题:龙贯山的竹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meiwen/23926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维维安维维安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771
      • 获得积分:32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39.105.98.*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