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徐缓走近“美文茶座

  • 作者:破西瓜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1-26 00:11:51
  • 阅读0
  •   难忘上饶市作协广丰采风之行,我幸运地认识散文家石红许(石濠吏)老师,我是他个人微信公众号“美文茶座”的常客,深受石老师思想的启迪。这次见面我有些拘谨。但我看他与老师们在交流时的情景,和蔼可亲,心态俨然像个小伙子。他在谈吐间流露出知识有多元性,思维有独特性,从而颠覆了我的设想,缓解了我的担忧,增强了走近石老师的信心。

      曾记得在古戏台采风时他留给我的美好印象,特别深刻,石老师观察事物的辨析度,独树一帜。他像多棱镜那样,多面旋转,上下低回。调动五官从远眺,到用手触摸,用心感怀,直到意念锁定采写目标。他那执着的动作,专业的眼光,淡化了我无谓的猜想,仰慕文学的我与石老师又亲近了一步。

      短暂的采风行迎来了夜幕降临,采风行让我深有感触,收获颇丰。在街头灯光下,我敛息平气,壮了壮胆,定了定神,徐缓走近正在观看毛村镇旅游示意图的石老师。我冒昧地申请添加他的微信,出乎我预料的是他不仅爽快地与我交流,而且还及时将我加入了微信好友。借助现代化的高科技,从微信显露“美文茶座”的学识,我荡漾在石老师的散文作品里,沉浸在他的文学艺术中。

      感恩网络的便捷,让我随时能阅读到石老师的作品,聆听了他的指导。在拜读《可可可园》的散文中,他作品线条勾勒出文体的框架,就像建筑中的大厦,结构严谨,文思清晰,我恍如身临其境。他笔下的散文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如陈年的酿酒香气四溢。有特浓的代入感和审美意识。他那“登上激山阁,可园尽收眼底……想当年,这里高朋满座,往来鸿儒,不远处桅杆林立”的美文,语言凝练,笔法婉转。把可园人的心灵呢喃,灵魂的深处都移行在文字中,把昔日的繁华以飨读者,让现代的时尚与人分享。可贵之处飘逸着书香的淡雅,颂德鸿儒虔诚于四书五经的人文里。文中介绍了水陆通畅,人间和谐的意境,让我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石老师《可可可园》中的风景,堪称一绝。他把亭台轩榭点缀其中,让意境在古文化中升华,他那艺术性的手法,写意式的描绘,把轩榭的韵味挥洒到极致。让楟枱搂榭间诗意般地呈现,使古文化与现代元素相映成趣,相互交融,让我从文中领略古韵的清香和优雅。

      散文动静相衬托,笔触民间情意深。石老师在美文《画中雁荡山》中,以朴实的笔调,写尽雁荡山的四季轮回,挥洒春夏秋冬的唯美和景色。他那“山因人而美,山因人而传”的亲近自然的博爱,无不折射出散文家的风采,还有文人的守望和作家钟情于自然的情怀。道出了雁荡山让人神往的仙境,陈述了新时代旅游业的辉煌,表达了倡导环境保护的迫切心情。文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事件精细,人物生动,场面之壮观,让人震撼。他叙事饱蘸情感,象征拟人滴水不漏的格调,让我羡慕不已。

      石老师在文学中笔耕不辍,翻耕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从文学沃土中挖掘实质内涵,寻觅民间艺人。他笔下的文化氛围,多姿多彩。在《画中雁荡山》的散文里,他眼中的业余画师有着极高的艺术涵养,面对卖画与画画的夫妻,石老师笔走龙蛇,水墨丹青。他赞美了画画夫妻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夫妻俩在喧闹与多种元素的环境下,她们不为生活所羁绊,不为富贵而移志。砥砺前行,心中有艺术,胸怀家国情。她们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不仅有丰富的学识,而且有为人之道和对文化根脉的信守。夫妻俩为理想而奋斗,为艺术而攀登。我感悟到石老师用融情于思而达于词的语调,以言简意赅和立意深邃的思想,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再现文学的魅力,褒扬了励志人生的楷模,也是石老师文笔下的真情流露。

      山村乡愁在心中,爱护环境责任挑。我在石老师《哭泣的村庄》中领悟到,作为一个文化传承者,作为一个翻耕人文的写作人。心中要有对自然的大爱,脚下要有爱护花草的怜惜,笔中要有赋能山水的情愫。他的赤子情怀,他的环境理念,传递着对故乡的爱,在文章中他阐述着:“不吃那里的水,不占那里的田,但是,不能由此就断了我的故土情怀。”他所到之处词赋自然,语敬田园,字里行间祝福家乡山清水秀,字字珠玑间期待家乡山光水色,绿意盎然。

      石老师亲眼目睹了家乡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矿业与养殖对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利益冲突。他用智慧的语言劝导当事人,要找症结,求同存异,和谐发展,遵纪守法。以最大化的利益,转型为最小化危害。鼓励乡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爱护环保理念取信于民。他通过正能量加以宣传,用以身说法加以引导,应用文字代入其中,萌发热爱家乡,营造绿水汩汩村中流,青山环绕家乡楼的美好相往。石老师的散文让我触动,他对家乡环境保护的倡导和措举,我感同身受。通过他的文章,涤荡我的心灵,唤起我的回忆,从森林委员会,到山美水美自然美的佳境,都是几代人呵护自然的回报。石老师文中笔墨重彩,意韵山常青,水常流,愿我们幸福地生活在意境中的家园。

      心灵窗口时下眸,爱惜视力筑温馨。石老师对爱护眼睛也有独特的见地,阐述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是审美的坐标。他在散文《把目光请回温馨的家》中叙述,从理性的角度“分享审美愉悦,除了口头语言艺术,就是视觉艺术”的精辟分析,呼吁人们勤奋学习,科学用眼。石老师又感性地用文笔,对眼睛的微妙与重要加以诠释,在意念中加倡导,从思想上传达启迪,不仅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荡起科学用眼的热潮。

      从石老师的爱眼文章中,使我深深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性,别说视残人员,就拿一般的眼疲劳来说,我都难以坚持再阅读下去。需要调节聚焦,合理用眼才能行之有效、持之以恒地书写人生。俗话说“有眼天堂,无眼地狱”。石老师在散文《把目光请回温馨的家》中诠释得淋漓尽致。

      石老师的散文美动静相生,表里如一。他的笔墨所触之处,是我的仰慕和向往。

    【审核人:雨祺】

        标题:徐缓走近“美文茶座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858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破西瓜破西瓜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97
      • 获得积分:1011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 火星
          【破西瓜】发布的其他文章: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