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李云迪|墨尔本的周末纪事

  • 作者:小财神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1-06 13:20:23
  • 阅读0
  •   每到周末,你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墨尔本出城的人要比进城的人还要多。

      高速路上一辆车抵着一辆车,首尾相接,像条竹节虫。尽管有些路段还需要限流,依然是车速缓慢,状如蜗牛爬行。

      在三年多的疫情防控岁月里,人们似乎被城市囚禁了。走出城市喘息似乎是每个城里人的共同愿望。不然怎么会出现这种拥堵的状况。

      周末结束以后,返回城里的路况通常也是这样。进城的又比出城的人还要多。一出一进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墨尔本算不上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都市。居住在城里的人从来也没有说过自己的城市有多么大。而是相反,天生诙谐的墨尔本人把所居住的城市称作墨村。

      这个称呼让人听着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墨村、亚洲村、地球村,世界小到触手可及。

      我曾经在市中心居住过半年之久。寄居的公寓紧临着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当地人习惯称作维妈市场。

      市场很驰名,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论起来要比我的爷爷的爷爷还年迈。但门脸依旧很新,一副鹤发童颜的模样。

      市场里很热闹,有很多稀罕的东西。老兵戴过的贝蕾帽,水手用过的潜望镜,琴师弹过的风管琴,爵士穿过的尼克衣。都能看到当然也能买到。

      卖奶酪的占据着一条竹竿子长的筒子街,散发着岁月腐朽的味道。就连卖主一个个也都垂垂老矣,似乎在卖奶酪时也兜售着时光,而且都很廉价。

      公寓里有一个管家叫彼克,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我之所以对他有些熟悉,是因为凡是住在公寓里的人,遇到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他。

      我的房间门锁出现了故障,于是敲开了他居住的房间。这是我第一次去找他。

      从屋里走出来的小伙子彼克,站在阳光下就像一棵青杉松。他穿着一身干净的工服,个子修长,面容白净,眸子里闪出清澈的光芒。

      他明白了我的诉求后,背起工具袋随我来到楼上。

      他工作很认真,性格也活泼。边修着门锁边和我聊着天。两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聊起来很投心。

      他毕业于莫纳什大学药理专业。那是澳大利亚的一所顶级学府,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百强大学之一。

      一个知名大学的毕业生竟然所学非所用,从事着如此普通和繁杂的工作,还是让我这个深受学而优则仕影响的人大跌眼镜。

      在澳洲千万不要炫耀你的学历,那样会让人笑话。文凭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也不是入职的先决条件。它只是一张纸。

      只有阅历和能力才是尤为重要的。澳洲对这一点认识很现实,也很任性。让我想起来一句流行的谚语,澳洲就是澳洲。

      另一次要找他,是因于我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让彼克付出了辛苦。以至于每当想起这件事来,心里就忐忑不安。

      那一天,我从公寓九层出来倒垃圾,不小心将钥匙随同垃圾袋一起扔进了楼道的垃圾口。束手无措之际用手机接通了彼克。

      彼克安慰我不要着急,他暂时不在城里,会尽力帮助我寻找,让我安下心来。

      第二天是星期六。上午十点左右,有人叩门。打开门一看是彼克大汗涔涔的立在门口,手里举着一串钥匙。

      交到我手里时说钥匙已经消过毒了,那时疫情还很严重。

      事后我才知道,彼克是周六凌晨从二百多公里外的家中驱车赶回公寓的。

      从堆积如山的垃圾中一件一件仔细翻找,忍受着令人作呕的污浊气息。终于在倒运垃圾车到达之前找到了那串钥匙。

      就因为我的一时失误,让他付出了周末的难得一天休假。我很内疚,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送他个小礼物表达心意。虽然这个动议有点庸俗,但我不能无动于衷。

      恰好从国内带来一把玉竹折叠扇,扇面上画有一幅淡淡山水,很古朴。上面还题着两句诗:清风识雅士,慧眼出蕙兰,礼物普通不过。

      但彼克执意不肯收,一再说明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并用不很标准的汉语吐出一个成语:雕虫小技,让人忍俊不禁。

      我知道他在业余时间里自学中文。尽管这个成语表达的不是很准确,但是我能明白他的意思。

      我打开扇面,向他介绍了山水画的写意技法和其中两句诗词的隐喻。显然是打动了他,他转而接受了这件小小的礼物。

      他高兴的接过扇子后摇着扇子,还很愜意的闭上眼睛装作很享受,样子很可爱。

      一方陋室里似乎也清凉了许多。

      彼克的工作并不轻松,说是管家其实是管事,都是零零碎碎的繁杂琐事。下水道堵塞了,电闸短路了,门轴缺油了,空调不制冷了,都需要他一件件亲手处理。

      他身上装着个小本子,把住户的每条申述都详细记录在上面。公寓里住着各种肤色的外籍人,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像个微缩联合国。在联合国里做事可不容易,他做的很称职。

      我看到他每天很劳累,劝他还是把家搬到城市里来或许更方便一些,也可解除两地之间来回奔波的辛苦。

      他摇了摇头说暂时条件还不成熟,自己也没有这种打算。看来搬到城市里来不是他最佳的选择。

      生活没有那么难堪,也没有那么活色生香充满着生命力。每个人选择不同,自有自己的道理。

      不知道他身世的人以为他的生活很窘迫。其实他的家境很富有,只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在澳洲你绝对不要以貌取人。

      这几年疫情时而泛起,城市成了重灾区。几度封城让墨尔本不堪重负。

      危难之中也有新事物层出不穷。随着新生业态的破土而出,更多人适应了居家办公的模式,而且形成常态。

      于是,有关方面又开始进一步尝试在不减少薪酬的前提下,实行四天工作制。从前期试运行的情况来看,效果不但显著,而且很受劳动者的欢迎。

      有的企业从年初开始率先推行了缩短工时的做法,企业不但没有受影响,而且效益可观。大多数人想走出墨尔本的喧嚣,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今后的周末将更加充裕和宽松。

      彼克告诉我,他希望能靠自身的努力,证实自己是可以养活自己的。他不迷恋于城市的奢华,憧憬有一天能回到故乡谋生,哪怕从事着低微的劳动,也乐于承受。

      彼克很热情,或许是接受了那把小扇子以后让他心存不安,一直表示要安排个合适的时间,带着我去他的家乡看一看。

      时机终于成熟了。

      在一个周末的清晨,我搭上他的车,穿过寂静清冷的街道,牵着清风的手走出了墨尔本。

      车驶出城市后变得异常欢畅,当眼前的景物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城市的轮廓却越来越模糊。

      当标志性的建筑尤里卡大厦最终从视野中完全消失的时候,太阳出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天空是那么湛蓝。一群群披着白色羽毛的金刚鹦鹉似乎还嫌不够剔透,用自己的翅膀反复擦拭着蓝天。

      大海是那么浩瀚。一只只展开巨大羽翼的军舰鸥依然还觉不够辽阔,用自己响亮的啼声呼唤着遥远。

      绿毯似的牧场,珍珠似的牛群,明镜似的池塘,屏风似的山峦,都真实的在眼前生动着。仿佛是一幅油画缓缓打开比阳光还斑斓的画卷。

      走出墨尔本,看出彼克的心情特别的好。车的轮子好像悬在空中在飞翔。看着他像孩子似的欢快面孔,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我能理解一个只有将灵魂安放在故乡的人,他的心里才装着诗和远方,回家的绵绵长路不会漫长。

      城市太污浊,充斥着太多太多的无趣、烦躁、暗算和争夺。还有排遣不尽的无奈和忧伤。

      身处城市里,总有一天你会顿悟,当你还不以为然的时候,糊里糊涂就活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要想活着幸福就不要背离故乡。每天走在家乡的石板路上,呼吸着自由和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温暖和明媚的阳光,欣赏着路边盛放的花朵,追踪着一条潺潺而流的溪水,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道风景。

      彼克的车越开越快……

    【审核人:雨祺】

        标题:李云迪|墨尔本的周末纪事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5320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小财神小财神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63
      • 获得积分:0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27.151.101.*
          【小财神】发布的其他文章: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