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正上大学一年级的那一年,有部电影叫《归心似箭》,由斯琴高娃和赵尔康主演,讲的是革命战争时期,一个革命者和一个山村妇女的故事。电影早已湮没于海量的影视作品之中,但其中的插曲《雁南飞》,却流传至今,每当那优美的旋律响起,听众——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听众,一种怀念的情绪,油然而生。
是呵,当晚秋之季,望着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总是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忆。漫坡摇曳的蒹葭,花飘似雪;静若碧镜的池塘,一汪深情;无限温暖的紫阳,莞尔如手。各种事物,像一首岁月长歌,激荡着不老的青春。笔者是这群体中的一分子,每每看到眼前的景况,就会禁不住地想起从前。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讲从前阔。而我的从前穷,但美,穷美。那时,老家武胜一江四河七十四条小溪,从头到尾,清澈见底,水秀得令人渴望融入其中;老家武胜众多起伏绵延的岗岭,林木苍翠,葱茏毓秀,山青得让人愿意立马化鸟归巢。夏天暑假,三十多个傍晚,都在嘉陵江里、长滩寺河中畅游着沐浴晚霞;一个多月的早晨,都在唐家大山,雷家梁子露营的青石上,送走星月,迎来朝阳。冬天寒假,听风观雨,踏霜舞雪,与松竹梅岁寒三友为邻,在腊肉香里守岁,在爆竹声中接春。我的童年,是穿越蜻蜓、蝉子、蝈蝈、蛐蛐、蝴蝶和鸟儿们的世界,过来的。虽然没有元宇宙里虚幻的电子、原子、量子和手机;但却拥有现在孩子们缺少的真实冷暖、饱饿、甘苦、悲欣和游戏。
如今,我们这里的白天,除了家养的鸽子和麻雀以及斑鸠外,很少看到南飞的大雁。只有夜半三更,偶尔会听到空中三两声雁鸣。因此,自己尤其喜欢《雁南飞》这首曲子,每当万籁俱寂的时候,我都喜欢通过耳机,不断循环欣赏这首美妙的歌曲。(老童)编辑:郭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