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局?格局就是我能数落你,但你不能数落我,你要是数落我,你就是没有格局;格局就是我必须跟你斤斤计较,但你不能跟我斤斤计较,否则,你就是没有格局;我能让你吃亏,但你不能让我吃亏,否则,你就是没有格局......当然,前面这段话是抖音上最火的段子,纯属娱乐;不过,也确实有些讽刺意味。常言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如今信息横流,难辨真假,往往被人恶意篡改,断章取义,妄加修饰,导致事物本身面目全非,单凭一两件事就论断某人有什么格局,恐怕有些草率。
那么,到底什么是格局呢?百度上说: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从这个解释来理解,格局,是指一个人对事物本质的认知程度。知识、阅历越丰富,你越接近认识事物的本质,那么从这个定义上来说,你的格局就越高。但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格局可不一定是你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给你扣上一顶“道德”的帽子,然后让你跳各种“格局”的“过街舞”,引起路人的指指点点,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破口大骂,而有人却躲在阴暗角落阴森冷笑。
不过,格局不能和道德沾边吗?那也不是,因为,格局,往往体现在你如何在处事的过程中既能准确地看清和定位事物的本质,也能善意地引导和推崇人们所崇尚的道德,最终大家在心里面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的、善意的、团结的、和谐的思想道德标准和处事方式,这样的格局,是受人们尊敬的。
大道理我也说不上来,我就喜欢拿我身边的人来说事。比如,刘夫人就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首先,在生活中的格局。刘夫人是个身板娇小,性格却较为强大的人,她很有主见,“花花肠子”也多,因此考虑事情很是老练,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较为得体。例如,她很会调节家庭情绪,会在一个家庭很久没有掀起情感波浪的时候约家人一起去旅游、一起去聚餐等,总是能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缓和大家的情绪疲劳;她对家人和朋友很慷慨,也很大方,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家人,一个月所有的工资,尽量用在当下,能享受的就享受了,从来不存钱,当然,也存不了钱;孩子学习上的事情,她比任何人都上心和负责,老师的要求她总是积极回复和完成;遇到朋友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个热心地站出来想办法,特别是她作为一个儿科医生,我周围的朋友一有问题,基本都找她咨询,她总是尽心尽力地提供帮助;如果我有朋友需要应酬,她总是帮我安排得妥妥帖帖,而且比我想的周到;但是,有人存在问题时,她也不妥协,坚决地指出来,表现出她性格上尖锐的一面,事后再缓和情绪,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格局。
其次,在工作上的格局。刘夫人对工作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只要单位安排的事情,就算再困难,再有天大的事情,她的原则总是一致的——先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基本上的情况是,她头天晚上夜班忙一整晚,第二天十二点过才下夜班,休息一两个小时又要去处理事情,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回来,而且从来没听她抱怨过,在她的心底,工作就是工作,不分累不累,亏不亏,该你做的,说破天你都还得做。她不会因为工作上的问题而搞一些歪曲事实、给人挖坑或者套路人心的活动,更不会搞一些别有用心的、不利于团结的小动作,这正是我所喜欢的风格。
但是,刘夫人也有些不好的“格局”,比如说,由于工作太忙,作为她的丈夫,我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苦恼,以至于至今我都无法享受睡到自然醒的舒适,女儿也无法体会到爸爸妈妈一起送上学的温馨,我不得不放弃一些打球的时间奔波在她给女儿报的各种兴趣班之间,家里也因缺乏收拾而显得“琳琅满目”。
其实,说破了天,格局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你在说话做事的举手投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而且,格局本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美,而是自身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心里面很踏实。至于人们对你这个人的肯定,那是时间的褒奖,属于意外的收获,不强求,不痴迷,不显摆,更不能违心去缔造和歪曲。但好的格局有时又是升华的,清晰的,就像青天白云、清溪甘泉,引人向好,沁人心脾,和坏的格局有着明显的界限,好的格局是善诱道德而不是绑架道德,是引领风尚而不是禁锢风尚,是实实在在的见人见事见风格,而不是处心积虑蒙人骗己愚大众。黑和白总有界限的,好和坏最后总会见分晓。当然,不能简单地评说一个人格局的好坏,而应该看做人得道的多少。
嗯,说了这么多,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格局,不言而喻了吧?
不过,猛然想起刘夫人经常对我的经典名言:“我要求你做的事情你必须做,否则你就是没有格局,我骂你你只能竖起耳朵听,否则你就是没有格局”,虎躯为之一震。
(编辑:黔州)